数字阅读是浅阅读吗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2/3/2 13:22:36  浏览次数:3464次
分享到:



 近几年,网络阅读、数字阅读常被指为浅阅读,而传统的纸质书阅读则被标榜为深阅读。如果这种争论排除掉出版商的某种营销策划意图,则反映了在这个变革迅速的时代,人们面对阅读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变革的两种不同的心态。

无疑,传统纸质媒介一家独大的信息知识传播时代已结束了,网络似乎越来越露出势不可当的传播优势,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据全国范围的阅读调查显示,纸质图书阅读率已经连年下跌。这本来就是网络时代知识传播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但却引起了习惯传统纸质阅读者的担心,所以才有了所谓浅阅读深阅读的争论。

笔者认为这种担心和争论大可不必。历史地看待知识载体的演变,知识传播渠道的变化,就能帮助我们解除这种担心和争论。我国历史上,最开始出现的是帛书、竹简甚至青铜铭文。那么当纸质书开始出现、流行甚至逐步取代它们时,有没有人说阅读纸质书是浅阅读?没有。数千年来,纸质书成了我们承载文明、传播知识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不是就是这种对书的信任和依赖,造成了今天人们对传统阅读失落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纸质阅读被人们彻底遗弃,就像当初电视机兴起时人们担心收音机的命运,网络视频出现时人们担心电视机的命运一样,这些新媒介的出现只会促使各自不断变革,找到自己在知识传播渠道中的位置,最终使人们便捷地获取文化知识,而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这也是一种和而不同的规律吧。事实上,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并存的现象也被社会调查所证实,《中国新闻周刊》与新浪网联合搞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了5089位读者的阅读方式,既读电子书,也读纸质书的读者占到6成以上,而单选纸质书电子书的读者则大致持平,仅为15%

那种指责数字阅读、网络阅读容易陷入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说法更是不可取。读纸质书就不会有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当然有,因为阅读的深浅取决于阅读者本身的兴趣、目的、理解力等主观内在原因,而不是知识载体。举个例子来说,如果阅读者抱着随意消遣的方式读书,无论你是读竹简、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其结果都只能是随意浏览,跳跃性、碎片化地获取知识。如果阅读者是抱着做学问的态度,那么他必定会咬定青山不放松,无论是读竹简、青铜铭文,还是读纸质书、电子书,都会持之以恒,深入阅读,系统阅读。再者,浅阅读这个说法本身也有问题。我们不能说阅读一本漫画书或者武侠小说就是浅阅读,阅读哲学经典、数理化就是深阅读,没人能说清后者的阅读就比前者更有意义。当然,一时的阅读变革,多多少少会给一些人带来困惑,需要自己去努力适应。但是,如是指责数字阅读挤占了纸质阅读的市场,从而将致使思维能力弱化,最终导致文化底蕴丧失,则实在是言过其实了。随着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声势日盛,纸质图书将以何种新的面目出现,以吸引阅读者回流,我们将拭目以待。

当然,我们可以指责网络阅读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带来大量信息垃圾、知识污染。但是,它同时也在迫使人们在网络数字信息环境下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文化知识的甄别能力。

中国政府早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写进了国家发展计划中,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抓,并从国家层面推动全民阅读,但在推动全民阅读中担当重要角色的图书馆,有时对所谓浅阅读的态度却耐人寻味。一方面,这些年为吸引人们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图书馆不失时机地频频发起形象公关,有几位名气在外的图书馆馆长在媒体面前说到图书馆看书可以解决人们网络阅读的浅阅读问题。但另一方面,图书馆则顺应时代要求,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这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吗?其实,图书馆自有网络阅读、数字阅读不可取代的优势,那就是它的氛围,也可理解为场效应。借用物理学中的概念,实际是为了说明图书馆那种四壁环书、满座皆斯文的阅读氛围对步入其中的人的感化和同化效应。这种效应,是网络阅读、数字阅读难以做到的。

笔者多年来留意到一种图书馆现象,即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总喜欢到图书馆写作业、上自习、读书。他们自称是泡馆族,了解可知,他们都有一个核心观点:喜欢这里的氛围氛围看上去似乎是虚无缥缈、无形无状的,但是正如物理学中的磁场一样,无形无状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甚至感到在家里根本无法静下心来看书,总是会走神,到图书馆就好多了,学习效率高。这正是图书馆场效应氛围对读者的感染。处在这种阅读场中,人的眼、耳、鼻、心等各种信息获取器官都被书的信息所包围,心随书动,手随心动,不知不觉中就动手翻阅书架上的图书,进入阅读的世界,以致忘记了自我。好久不曾读书的人开始读,已有读书习惯的人在此环境里想深读。其实,很多读者都是到图书馆来随便翻书,从此爱上了阅读,爱上了思考。所以,我们完全不必像新加坡一样,为号召国人阅读而请女明星做图书馆的阅读代言人,也不必指责网络阅读、数字阅读是浅阅读,作薄人厚己之论。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a923b0100xb39.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