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图书馆重组带来的思考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2/3/2 13:31:25  浏览次数:6749次
分享到:



图谋

 

图书馆学青年学者Nalsi2012119日发表了博文《哈佛大学图书馆重组风波》(http://nalsi.net/posts/20120129133221.html),他在文末评论道:在美国,图书馆的改变已经不可避免,具体每一位图书馆员的未来最多只能说是不确定的。虽然我确实没有这个自信认为美国正在发生的一定等于中国的未来,但是这件事背后的某些经济和文化结构可能不可避免地在若干年之后也发生在我们这里。那么到时候,恐怕我们也不得不面临这样(或者其他形式的)再次改革的阵痛。在这个意义上,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够给我们的社区一些启发。

 通过博文中提供的信息链接,笔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关注。Nalsi先生称其为风波,我称其为革命(高校研究型图书馆革命)。这场革命的大致背景如下:2011928Alan Garber教务长给哈佛同仁的一封信开宗明义:图书馆系统是哈佛大学学术生命的心脏。这点是显而易见的,早在我作为一个本科生时就知道。当我作为教务长重返校园,Faust校长第一次接洽我时,图书馆重组以同大学优先发展学术相适应的重要性是我们交谈的主要话题。我致力于确保新哈佛大学图书馆成为21世纪旗舰研究型图书馆。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危机,美国许多大学对学科图书馆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与整合,比如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系统亦在按数字图书馆的虚拟布局和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功能,形成以学科群为基准的整合。

根据《哈佛图书馆公共职能》文档,教务长是图书馆理事会主席。基本架构为:教务长-高级副教务长(Mary Lee Kennedy-哈佛大学图书馆执行董事(Helen Shenton)。平行支撑职能部门:通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与技术服务部主管、保存及数码影像服务部主管、存取服务部主管、首席财务官等各司其职。亲缘组模式在保持各图书馆的个性的同时,提供图书馆系统所需战略发展及整个组织效能的跨校园合作机制。分组情况如下:第一组是与理论应用于实践有关的图书馆(比如,法律图书馆等4家);第二组侧重于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图书馆(比如医学院图书馆等16家);第三组侧重于类似内容的领域,如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图书馆(比如Widener图书馆、Lamont图书馆等22家);第四组侧重艺术与文化图书馆(比如Loeb音乐图书馆等7家);第五组为专门馆藏的图书馆(比如大学档案馆等若干家)。

此次重组的图书馆不包括以下机构:议院图书馆、职业参考图书馆、尼曼基金会图书馆、发展办公室、产权信息图书馆。关于此次革命,提供有哈佛图书馆转型进程表(从2011928日开始,计划用18个月时间完成),最新一条信息是2012130日发布的,表示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

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藏书量最多(逾1600万册)的大学图书馆,它的全面重组体现了一种新的改革发展趋势,有可能会引起美国高校图书馆界新一轮的重组风潮。国内高校近年形式上开展了(部分也许尚在进行中)定编定岗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教辅机构,自然也参与其中。我观察到的若干高校图书馆此场人事制度改革基本上是虚拟的,基本是外甥掌灯笼——照旧。改革阻力重重,最终选择和为贵,不了了之。

 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情形看,与国内高校图书馆有太多的不一样。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同仁们也在经历着阵痛,但是改革之风势不可挡,是真痛。有道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期待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改革圆满成功,同时祝愿图书馆同仁的明天会更好。

转载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a923b0100xb41.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