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图书馆的使命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2/3/13 17:01:05  浏览次数:3635次
分享到: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丛书

 

    大学图书馆的使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在美国,大学图书馆通常通称为“Academic Library”(也可译作高校图书馆), “Academic” 在词义上含有教育研究的双重意义,所以,“Academic Library”本身就具有宣明大学图书馆使命的意义。尽管如此,如同大学有三六九等一样,大学图书馆也有层次高低之分,普通大学的图书馆侧重为教学服务,而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的图书馆则侧重为科研服务,因为研究型大学往往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为教学服务实质上也就是为科研服务。通常,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也是研究图书馆(Research Library),但是研究图书馆不单是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也包括负有为科研服务使命的其他类型图书馆。例如,美国的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拥有126个北美研究图书馆成员馆,除了119个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以外,还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医学图书馆、国家农业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等7个研究型的图书馆。

研究图书馆在履行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使命的同时,还必须履行研究图书馆学术的使命,因为没有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支持,研究图书馆不仅自身难以发展,而且也难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因此,大凡研究图书馆都比较重视图书馆学术研究,并因此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于1964年建立全美医学文献网络,相继研发了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其检索语言与检索技术的研发,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全球生物医学期刊文献的利用率,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医学的科学研究,而且引发了一场传统检索方法的革命,并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全球研究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效率。

1967年在俄亥俄大学图书馆创设的俄亥俄州大学图书馆中心(Ohio College Library CenterOCLC),是世界上第一个联机编目图书馆系统,1977年发展成为全美图书馆联机编目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atalog, Inc.OCLC),1981年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性图书馆网络——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OCLC),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方法和产品,目前面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个图书馆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知识共享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美国国会图书馆于1972年成功研发了标志全球图书馆进入自动化时代的机器可读目录(Machine Readable CatalogMARC),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同样,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研发项目也引领了全球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潮流,把研究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带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化网络化时代。

进入21世纪以后,e-Sciencee-Researche-Learning的出现改变了学术交流的环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图书馆与HP联合研发的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Dspace,以及其他研究图书馆研发的机构知识库,为研究型大学提供了永久保存知识资源和知识共享的平台。

我国的研究图书馆在图书馆学术研究上远不及美国的研究图书馆,其关键不在研究人才的匮乏,而在于研究人才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团队合作,大多一盘散沙,各自为战,难以做大做强。可喜的是,近十余年来这种状况颇有改观,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上海图书馆于1995年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将科学研究与图书馆服务融为一体,在图书馆学术研究和为科学研究服务上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中国国家图书馆自2003年以后开始重视有组织的图书馆学术研究,成立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相继设立国家图书馆重大科研项目、国际访问学者项目,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图书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8年设立博士后工作站,2010年与武汉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端培训、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图书馆与信息领域重要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深圳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上尚未达到研究图书馆的程度,但是在图书馆学术研究上则处在领先水平,从深圳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到图书馆之城建设和城市街区24小时图书馆的研发应用,一直走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前列,2009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研究院,以前沿、创新、分享为研究方针,广泛延聘海内外图书馆学专家,开展公共图书馆研究,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比较重视图书馆学术研究,又得天时地利之便,设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管理中心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1999年还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图书馆学术研究十分活跃,成果颇丰,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山大学图书馆具有优良的图书馆学术研究传统,2002年成立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研究所,加上原有的中山大学医学情报研究所(1989年成立,原属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两校合并后并入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比较健全的图书馆学术研究机构。

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研究所成立以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为集中反映中山大学图书馆与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从2004年起,中山大学图书馆开始编辑出版两套丛书。一套丛书是专门反映馆藏文献书目编撰成果的《中山大学图书馆书目丛书》,已出版(第一种)中山大学图书馆编《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其他书目亦在编撰之中。另一套丛书是反映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术丛书》,迄今已经出版七种:(第一种)戴镏龄著《外国图书馆学术研究——戴镏龄文集续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二种)程焕文、张靖、周旖辑注《邹鲁未刊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种)冯双编著《邹鲁年谱》(上、下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四种)冼玉清编著;陈莉、谢光辉整理《广东印谱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五种)林明、谢光辉整理《黄士陵印存》(上、中、下册,线装)(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六种)邹永著《浮生点滴——邹永回忆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七种)谭祥金、赵燕群著《谭祥金赵燕群文集》(上、下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10年秋,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聘专家沈津先生建议编辑出版一套专门反映中山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学专业研究成果的学术丛书,与现有的《中山大学图书馆书目丛书》和《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术丛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系。笔者深表赞同,乃将第三套学术丛书命名为《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丛书》,专门收录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并将《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术丛书》的收录范围从原来收录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多学科研究成果,调整为只收录图书馆学以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于是,《中山大学图书馆书目丛书》、《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术丛书》与《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丛书》,三者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术研究成果的体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中山大学图书馆能够坚持不懈地编辑出版上述三套丛书,假以时日,中山大学图书馆必定成为中国图书馆界的学术重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高度重视《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以统一格式、统一开本,统一色彩、统一封面,精装出版这套学术丛书。这既体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高雅学术品位。在此,谨向社长何林夏先生、文科分社社长雷回兴女士及其编辑团队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程焕文

                                       201236

                                  于中山大学康乐园竹帛斋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2dvy1.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