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进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的学生比往年要多得多,考试的科目增多了,难度提高了,淘汰率更是前所未有的高。上周图书馆学专业的硕士生入学专业课面试结束了,相信所有的考生至今仍然郁闷不已,因为没有一个考生没有在图书馆学名人面前晕倒。说起来,斋主今年出的专业面试题目非常简单,也就是在当今图书馆学界选取了20位具有影响力的图书馆学人,将他们分成5组(也就是5道题目),每组4人,要求考生从5道题目中任意抽取一道题目,然后从抽出的4位图书馆学人中任意选择一人,阐述其学术经历、主要著述和学术思想。斋主原以为这种题目很简单,很便于考生自我发挥,没有想到从第一个考生到最后一个考生,共有来自全国12个不同高校的考生竟然全部在这些名人面前晕倒。70%左右的考生在抽取第一个题目后表示对其中的4位图书馆学人都一无所知,要求破例第二次抽签,斋主只好答应,结果仍然无法回答问题,斋主只好任由考生选择除了韦棣华、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和中山大学以外的任何图书馆学人予以回答,结果仍然不能给予满意的答案。剩下30%的考生虽然没有抽第二次签,但是最多也只能说出4人中某一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一两篇论文,或者一两个观点,至于著作就几乎没有人读过。这种状况令斋主倍感震惊,斋主在一遍又一遍晕倒的同时对于考生面对图书馆学名人集体晕倒的现象也困惑不已。应该说,斋主出的题目的确不偏,看官可以看看以下5道题目:
(1)王余光 陈传夫 蒋永福 刘 炜
(2)吴建中 李国新 叶继元 曾 蕾
(3)张晓林 刘兹恒 徐 雁 王新才
(4)范并思 王子舟 汪东波 于良芝
(5)朱 强 柯 平 王世伟 肖希明
上述20位图书馆学人大抵都是如今图书馆学界特别有影响力的学人,或者说都比较著名,几乎所有的考生对这些著名学人都不熟悉,这首先说明“著名”的确是有边界的,超出某个范围,“明星”立刻就成了“暗星”,非常不著名。尽管如此,研究学术,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不了解学人,基本上是无法理解其学术路数和学术思想的。举个例子吧,如果考生不知道张晓林教授最初的学科背景是物理学,然后师从前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主席韦吉尔斯博士,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来担任国家科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主持中科院的多项科技创新项目,也就难以理解张晓林教授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网络信息服务方面的显赫学术成就。再如:不了解吴建中教授最初的学科背景是日语,后来留学英国取得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再后来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和国际图书馆学会联合会管理委员会委员,就很难理解其图书馆学专业的国际视野与学术成就。
有趣的是,有考生对北京大学《大学图书馆学报》青年才俊王波的经历、著述与思想如数家珍,而对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王余光教授一无所知。究其原因,是王波以书骨精开设博客而被粉。相反隐息网络图林多年的范并思教授(华东师大信息学系主任,“老槐也博客”)竟然没有了“槐花”,而一直穿着马甲的网络红人刘炜博士,虽然拥有不少粉丝,但是几乎没有考生知道刘炜就是keven或者K师。即使是黑龙江大学的考生对于蒋永福教授也不能说出个一二,只好一个劲地表示对不起永福教授多年的栽培,而且态度十分诚恳。
由此看来,图书馆学专业教学的确有问题,问题在哪里?斋主就不说了,各位看官自己去思考吧。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102dwf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