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猛一看题目,你会以为我写错了:应该是“去”图书馆充电才对,难道图书馆不是储藏各种阅读资料,每个人去“充电”扩展知识的地方吗?也许5年前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不过在平板电脑日益流行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欧洲高校开始怀疑图书馆是不是还能胜任这种功能。教员茶歇室里越来越频繁出现的话题是:如何拯救图书馆和教学的相关性?
当然这绝非像“年轻学生迷恋掌上电脑”那么简单,其实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就预见信息传播方式将经历巨变,并抛出其名言“传统书的未来仅存在于其封底摘要上”,但直到几年前,还时不时可以看到各种事无巨细列举“图书馆不会死亡的十六条理由”或者“三十三条理由”等文章,为传统实体图书馆辩护,比如:并不是所有的学术文献都有电子版;因为缺少同行评议这个过程,网络内容质量无法和图书馆筛选的馆藏媲美;再完美的查询分类软件也无法取代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辨析归纳能力等等。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意识到高校需要直面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正在改变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这一现实:只需触及几下屏幕,不仅可以以更廉价的价格买到电子图书,下载学术文章,而且各种旨在普及教育的公开课程、公共演讲、视频新闻,都以更为生动和及时的方式呈现眼前。我好几个朋友在最近两年陆续都添置了平板电脑,即便是文科系,平时开会讨论的时候,纸质笔记本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取代。前一阵俄罗斯人开发了具有综合教学功能的对开式平板电脑并投入俄罗斯小学和初中教学。这项试图完全取代而非简单辅助纸质课本的试验引起对科技改造教育的新议论,或者也许是新希望,也使更多的人怀疑图书馆是否还能延续传统的老路。这种变革并非仅在西方发生,听说现在连某些北京小学也开始为学生提供平板电脑作为学习工具。
至少在英国,很多学生去图书馆更主要是因为那里有比宿舍更好的自习空间。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随时随地依赖平板电脑来查邮件、查信息、跟进日程,如果没有无线网,传统的图书馆就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对于那些在各种移动电子设备中长大的本科生来说,能勉强够到电源插头的“好”位子实在太少,能给平板电脑充电的电源插头过于抢手,图书馆成了“不宜久留”的地方。夸张吗?也许有点吧,但是自从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改革之后,众大学纷纷视“学生体验”为最重要学校管理目标,我听说有些高校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如何给图书馆系统增设插销以及方便移动电子设备的环境。看来要避免实体图书馆里学术财富被学生冷落,确实还需给图书馆适当“充电”。
转载自:http://news.xinhuanet.com/abroad/2012-06/08/c_123253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