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图联(IFLA)是代表图书馆和信息服务行业及其用户的国际组织, 1927年成立于苏格兰爱丁堡市。国际图联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性的大会,也称为“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 (WLIC),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78届。大会让世界各国图书馆界人士就彼此关心的话题开展交流,同时各个专业委员会也在大会期间举行工作会议。 第78届国际图联大会由大会开幕式、全体会议、分会场、工作会议、展览会、理事会、文艺晚会、图书馆参观、卫星会议和闭幕式等几部分组成,各类会议共设有216场次。根据大会注册统计,本次大会参会代表约有四千人,其中包括340名中国代表。
中文语言预备会议
在大会开幕前夕的8月11日傍晚,来自中国的约120名代表参加了中文语言预备会议。
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介绍了 2011年~2012年间中国图书馆界的几件大事,特别是在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立法、信息自由获取等方面的工作,为消除信息鸿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参加会议,获得最大的收获。
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副巡视员孙凌平介绍了近期图书馆事业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图书馆立法工作的最新进展。国际图联主席英格丽德·帕伦特女士出席会议,希望我们做好中文语言中心的工作。詹福瑞还与英格丽德·帕伦特女士交换了中文语言中心的协议文本。
预备会由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流处副处长马静主持,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陈菊芳参加会议并致辞,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孙坦、国家图书馆顾犇分别介绍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杨沛超介绍了8月8日至8月10日在拉托维亚里加举行的主题为“提高公民素质的信息服务”的卫星会议的情况,并对中国代表积极应对国际会议中的疑难问题表示了赞赏。
开幕式的主席致辞
在8月12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上,国际图联主席英格丽德·帕伦特女士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图书馆———变革的力量:激发灵感、超越想象、赋予力量”的致辞。她提到了她在主席任期(2011年~2013年)内的工作重点为:包容性原则、转变原则、创新原则以及资源和举措的聚合原则。
她认为,图书馆包罗了世代累积的知识和智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和身份识别的资料库,图书馆让人们能够感知历史,认识当下并且希冀未来。图书馆不是说一切都已经完美了,低靡的经济、瞬息万变的信息和通信技术都会对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事业造成直接的压力。
国际图联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如何用最好的方式代表大家去面对这些实际情况?图书馆
和图书馆联盟如何在各自的国家作出相同的努力?新兴的数字世界表明,所有的图书馆都会受到国际事态发展的影响,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方面来说都是如此。
她介绍了近期各国图书馆界的一些创新思想,并建议大家用全球化的方式来思考,用本地化的方式来工作。
开幕式的主旨发言
开幕式的主旨发言人是海伦娜·兰塔教授,她是芬兰法医牙科专家,她因在一些国际冲突中参与法医调查发言而闻名。最知名的是她20世纪90年代在科索沃所做的工作。
芬兰国家委员会之所以选择兰塔教授作为2012年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开幕式的主旨发言人,是因为她具有卓越的能力传播文化的价值及其重要性。
兰塔教授在为战争审判寻找证据的工作中,一再对大屠杀及其他一些不人道行径进行详实的报告。虽然她不得不在各种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工作,但她仍有精力关注所到城市和乡镇的文化及文化遗产。此外,她非常善于维持自身的正直品质,这得益于她对不同文化遗产浓厚而活跃的兴趣。
兰塔教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文化和科学发现,而且她演讲的内容分享了她所遭遇的丰富多样的人生。她还是一位活跃的摄影师,她用颇具说服力的照片补充自己关于文化的演讲和展示。她过去经历的紧迫感所引起的共鸣贯穿整个演讲,始终强调我们可以共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翻译和信息报道
大会期间活跃着一支翻译队伍,是国家图书馆派出的六名翻译志愿者,其中有五名同声传译翻译志愿者,负责30个场次总时间约六十小时的翻译工作,大大地方便了中国代表们参与国际交流。国家图书馆的一名现场快报编辑和若干名在北京后方支援的快报翻译,负责大会期间的中文快报的翻译和编辑工作。今年,国际图联改革快报编辑的模式,第一次取消了印刷版的快报发行,大会代表可以在大会现场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各种智能手机免费登录国际图联的网站,获取实时新闻报道。还有代表们写的博客、微博和拍摄的照片,用特定标签通过Twitter、 Flickr等社交网站就可以方便地检索到。
大会部分分会场的情况
在采访分会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毛凌文代表刘洪辉、黄群庆、毛凌文三人宣读论文《公共图书馆中纸质与电子馆藏的共存》,他们认为,很多公共图书馆已成为复合型图书馆,电子资源越来越丰富。然而,放弃纸质文献是一个两难选择,电子阅读受电脑、互联网、访问权以及信息素养等因素限制,特种文献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不可替代。此外,大多数城市居民仍然倾向纸质阅读,广大农民对纸质文献的需求更大。总之,与电子馆藏的共存中,纸质依然盛行。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代表介绍了该馆在数字资源和印刷资源之间的抉择问题,南非图书馆代表介绍了该馆印刷资源剔除和数字资源增加的一些实践。
在编目分会场,南京大学图书馆的翟晓娟女士宣读了论文《用户与编目之间的鸿沟———基于中国学术图书馆的用户调查数据分析》,认为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面向用户的架构重新设计自动化系统,尝试建立一个编目开放平台模型作为实践研究。美国代表的发言题目是《具有著录层次的元数据———编目员和元数据馆员的新挑战》,且提出了设计和创建粒度层次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方案的一种方法。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和培训组联合举行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对图书馆专业发展的影响”分会场上,有国家图书馆张蕾累和郝金敏的发言《图书馆 2.0:中国图书馆员的信息技术素养》。此外,还有以色列大学图书馆员的发言《图书馆员对移动服务的看法》、法国国家图书馆代表的发言《法国国家图书馆数字信息对组织和技能的影响》等。
拉脱维亚会议情况
2012年8月8日至8月10日,第 78届 IFLA大会卫星会议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杨沛超等中国图书馆界的七十多位代表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为“提高公民素养的信息服务”。会议就“何为公民素养?为何如此重要?”、“图书馆员在推动公民素养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进行大会发言和讨论交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顾犇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严向东秘书长作了大会发言《图书馆服务与公民信息素养:中国图书馆界的探索和努力》,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王玉平作了大会发言《中国乡村群体信息素养培育及实践探索》。代表发言的同时,也开展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中国图书馆界代表还积极介绍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成就,向大家介绍:中国的图书馆对中国所有公民开放,我们的图书馆甚至也为乞丐提供相应服务。
中国代表积极参与发言讨论,不仅起到了学术交流的作用,也让国际图书馆界一些学者摘掉有色眼镜,改变偏见,更多了解了中国图书馆界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