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老师的讲述:图书馆之变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3/3/29 9:54:17  浏览次数:4190次
分享到:

内容提示:图书馆王政军老师讲述图书馆的变化:馆舍之变、资源之变、服务之变。通过图书馆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的发展变化。

图书馆之变

2002年毕业留校图书馆工作至今11年了,始终与我相伴的图书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的变化,从表面到内在,从建筑到资源,从服务到意识,每一次的变化都是那么深刻与彻底,身处其中的我和同事们都一起感受着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新要求,从而不断提高个人能力、业务素质,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积极面对图书馆的新变化。


馆舍之变

图书馆建筑的变化是最显而易见的,新馆的建设为图书馆的第一次变化奠定了基础,图书馆主馆的地点从绿树如荫的莱阳校区又增加了充满活力的青岛校区,馆舍面积整整增加了两倍,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整齐排列的书架、散发着墨香的新书,与简朴厚重的旧馆相比,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

馆舍面积的增加使莱阳校区书架上挤得满满的图书,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搬进了轩敞明亮的新家,但要进新家的图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是根据两校区的专业情况把学生最急需的图书搬到青岛校区,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而且随着青岛校区的不断建设,相关的专业也陆续搬了过来,我们的图书也就随着读者的变化而变,跟着专业走,所以2002-2007年几年的暑假、寒假都是在不停地搬书、搬书,成万成十万地搬。一长队图书馆的老师身着白大褂,不分男女老少,每人肩头都扛着四四方方的一个包,顶着炎炎烈日装卡车,是当时图书馆的一道风景,其工作效率之高,配合之默契,干劲之足比任何搬家公司都毫不逊色;其次,图书的搬迁不像搬砖头那样光靠体力就行,还要保证图书的安全、卫生、有序,同时相关的数据也要同步处理,可不能有一点差错,所以我们当时的分工很细致,大体的流程是:图书点数下架→吸尘→转换数据→处理→记录→打包→装车→运输→卸车→交接→上架,所有的环节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除了开卡车的司机外没雇用一个“外人”。期间的工作简单枯燥而又其乐融融,很多同事都成了某些方面的专家,如:打包专家、吸尘专家、换书标专家等等,大家共同享受工作的乐趣与成果。搬书这么多次,这么大的量,200多里的距离,从没遗失过一本图书;第三是图书馆在学生在校时是要正常开放的,所以我们这几十万册图书的搬动都是利用假期进行的,那些年,我的生活中几乎就没有假期的概念,同学们在每次开学后都会惊奇地发现图书馆的书又多了,这是我们整个假期上至馆长下至我们刚毕业的年轻馆员们所有人劳动的成果。就这样,随着学校名称由莱阳农学院到青岛农业大学的转变,学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数量、学科专业的迅速增长,图书馆的面积也越来越大,现在已形成办公楼、文经楼、信息楼和海都学院图书馆多处馆舍共同组成的图书馆。


资源之变

阅览室的面积越来越大,我们同时也惊奇地发现她们的容量竟是如此巨大,小山一样的一堆书,等放到书架之后感觉书还是太少了,我们千辛万苦搬来的那些书,根本就不能满足新馆和读者的胃口。同时学校图书购置经费成倍增加,使我们有能力购买读者急需的图书。没经费时发愁,经费充足时,也不是那么轻松,因为图书出版市场也是良莠不齐,如何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实现质与量的最佳组合,是图书馆领导面对的沉重压力,仅凭图书馆一己之力也很难完成。于是图书馆就把每个出版社的书目放在一个固定的阅览室中,除邀请各学院的专家来圈选新书,任何读者都可以挑选自身专业所需的图书。图书馆再组织专家从图书质量、价格、数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所购图书。在图书采购过程中,以质量为第一要素,宁缺勿滥。11年来,进馆的近百万册图书,都是经过层层挑选的好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资源发展的速度已大超越了纸质书刊,数字资源也以其自身的内容新、容量大、检索快等优势,迅速抓住读者的需求,所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是每个高校图书馆都面对的课题。在我工作的这几年中亲身感受到数字资源的方便与快捷,更吃惊于它的发展速度,数字资源阅览室从十几平方米到现在成为容纳数百台电脑的数字化阅览室,阅览微机从486到双核,阅览模式也实现了校园内手机阅览,这些巨大的变化都在短短11年内实现了。在数字资源的建设上,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数据库,不论数据库商如何宣传,图书馆就本着一条:先试用,让读者来评价新数据库的优劣,再根据其性价比和新内容的多少来决定是否购买,使所购的数据库得到充分的利用。


服务之变

如果说馆舍、资源的变化是量变,那么馆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的变化就是质变。从被动变成主动,从单一变成多源,从处理问题变成想读者之所想,从要我工作变成我要工作。这些变化的结果是使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更加和谐,图书馆在读者的教学、科研、学习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实现了图书馆应有的价值。

由被动变主动。刚参加工作时,图书馆对读者的需求一般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读者是主动方,图书馆是被动方,针对读者的意见来增加图书馆的服务,调整馆藏资源等内容,现在往往是主动开展一些图书馆力所能及的服务和措施,想在读者前面,如数字资源阅览室平时的开放时间是7002200,在学生选课、查成绩时就会提前到630开放;新书阅览室开设绿色分编通道,使读者急需的图书能尽快分编、借阅;开展“每周一讲”、预约讲座、上门服务等主动培训,培训读者利用馆藏数据库的技巧;在考试周期间开放所有的阅览室为自习室,给读者提供安静的学习场所等等。

以人为本的管理。这几年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从对图书、家具、读者的单一管理,逐步转变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性化管理,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在这种观念已深入人心,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读者展开,只有服务好了读者,才能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支持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有很多读者会在每年一次的“读书活动月”中到图书馆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体会一下图书馆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与读者发生的矛盾也都能妥善解决;图书馆借阅量和数据库点击量不断攀升。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读者的支持与尊重,图书馆的作用与价值得到体现。短短十余年间图书馆就发生这许多变化,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被动到主动,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图书馆会变得更快,变得更好。

转载自:http://news.qau.edu.cn/n18821c81.aspx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