圕林盛放一枝梅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3/12/25 15:57:30  浏览次数:3764次
分享到:

圕林盛放一枝梅

 

王波

 

因为较早参与网络图书馆学论坛,又写过《网络图书馆学的兴起与发展》这样的文章,还出版了有些影响的博客随笔集《快乐的软图书馆学》,在图书馆界的网友们那里,我便成了网有所成的白衣秀士,俨然成了公知公用的大兄弟。但凡谁有新著出版,都要拉我这个大兄弟品鉴一番、说上两句。

这不,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王梅老师的新著《图书馆学研究的理性与感性》将要出版,又飞鸽传书要我写序。我看见蒋永福教授的大序赫然在前,颇有崔颢题诗在前头之感,惶惶然不敢下笔。但王梅大姐说性质不同,蒋序是大家提携,我的序是同辈声援,还是应该写点什么。

据我观察,王梅大姐的文风某种程度上的确受到我等网络图书馆学早行人的影响,此前她也写图书馆学论文,但不管是选题范围还是行文运思,都不够放阔、舒展和潇洒。受到我等博文风格的传染,她也渐渐大胆起来,写起文章来话题宽了、视野大了、用词活了、思想深了,用她的话说,就是突然发现了多文体写作的美妙和乐趣。

王梅老师对文学本来就情有独钟,工作之余经常阅读《收获》、《十月》、《诗刊》等一般图书馆员不怎么关注的纯文学杂志,偶尔还写些随笔、诗歌、散文诗,进入多文体写作的境界之后,她体内的文学细胞得到了激活,和图书馆学发生了成功嫁接,她的专业感悟就像鞭炮一样发生了连环爆炸,一个个亮点,一朵朵精彩,一缕缕哲思,一串串快乐,滔滔不绝、次第绽放。这些短章小品汇聚起来,就是本书中的感性部分。这部分带给王梅老师充实、自信、豁达的职业情怀,传达了图书馆员的快乐,见证了王梅老师在写作和职业体验上的凤凰涅槃。哪位图书馆员,特别是人到中年的女性图书馆员,如果也想仿效王梅老师,成为一个内心自得自足的职业女性,不妨细读这一部分。

对于所有活跃于网络的学者而言,在充分享受网络写作的自由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网络写作的特点和惯性对严肃的学术写作的污染和稀释,要分清二者之间可以输血的部分和绝对排异的部分。比如一些网络缩略语,“喜大普奔”之类,就不适合于学术论文。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我特别不愿意听到议论,说是因为我等的倡导,图书馆学论文呈现网语化、口语化的迹象。令人高兴的是,王梅老师既享受了网络写作的乐趣,又维护了论文写作的纯正,对两者作了认真的区分。她的新著的前半部分都是理性严谨的图书馆学论文,而且选题广泛,涵盖图书馆哲学、图书馆权利、图书馆阅读推广、制度图书馆学等众多前沿问题。圈内人有目共睹,王梅老师爱上网络写作以来,论文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高产了,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在学术期刊上的曝光率越来越高。这种左手理性、右手感性,既敬畏学术又释放情感,让随笔和论文互相促进而不相干扰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近几年来,有人模仿“武林”一词,以“图林”指代图书馆界,这实际是个有歧义的说法,绘画界、摄影界和制图界难道不能称为“图林”吗?我个人认为,既然杜定友前辈发明了“圕”字,作为“图书馆”三个字的缩写,那么不妨将图书馆界称为“圕林”。在多姿多彩的“圕林”里,王梅老师就像是一枝盛放的梅花,她的新著香远溢清,为圕林送来了美的颜色、鲜的味道。希望大家都能来看、来嗅、来欣赏,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圕林的一道风景。

据粗略检索,本书中有18处提到了“王波”,由衷感谢王梅大姐对本人的厚爱。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意浓,期待更多的图书馆员进入到多文体写作的佳境,体验到理性和感性双追求、双丰收的满足和喜悦。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d9f710101i7ay.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