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群年轻人在图书馆“上班”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4/3/5 17:33:38  浏览次数:4623次
分享到:


  首图里,连沙发上也坐着捧书阅读的人。
  本报记者 
  李洋摄

  本报记者 李洋

  “今日目前到馆读者5560人。”昨天是上班日,13时多,首都图书馆B座引航厅的显示屏上,显示着门口计数器实时记录下来的人流量。伴随时间流逝,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自从2013年9月28日首图新馆开放以来,首图的日均到馆读者已达1.2万人次,周末等高峰时间能达到每天1.9万人次。即便是前几天京城雾霾不散,来图书馆看书的读者也始终保持在5000至8000余人的水平。

  上网机位全满,阅览座位全满,甚至引航厅的查询台、走廊里的休闲沙发上也坐着捧书阅读的人,其中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上前一问才知,这些年轻人大多每天上午就来“报到”,有的还有自己偏爱的座位,一待就是半天甚至一天,仿佛是来图书馆“上班”的。    

  首图B座四层,历史地理文献借阅区内,朝南的落地窗前洒满阳光。山西大学社会学专业研三学生冯甘雨和往常一样,直奔把角儿那个自己喜欢的座位,打上一杯热水,摊开自己带来的英语书。他是半年前从山西来北京开始在图书馆里“上班”的。冯甘雨说,眼下正是毕业找工作的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首图,就让自己越来越着迷于在这里看书。“你看,周围也都是上了班的人,却还都认真读书,让我找工作的那份焦躁之心,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五层,自然科学文献借阅区,天津商学院一位数学老师来首图“上班”已7个多月了。她说,咖啡厅太吵,家里又太容易睡觉,还是来图书馆氛围最好。“身为老师,如果知识储备不多一些,怎么能教好学生呢。”所以每周只三天有课的她,闲暇时间基本都是回到北京的家,在图书馆里充电。从事建材销售的一位女士刚刚辞职一个月,处于转型期的她也选择了每天泡在图书馆。昨天上午借的一本讲述长期分散投资的书,她已经研读了四个多小时。在中央电视台某频道工程组上班的一个小姑娘,也选择白天休息时来图书馆看书充实自己,这份热情丝毫不亚于守护一份真正的工作。  

  首都图书馆的外借统计数据显示,《3ds Max 2009动画专业教程》《平面设计与印前技术实例解析》等实用知识类的图书,在近一两个月的外借排行榜中位居前10名;《史蒂夫·乔布斯传》《奠基者》等人文类图书也颇受欢迎。“年轻人已经把读书看成完善人生的重要手段,他们愿意借助书籍,将自己的精神向更宽更深的方向拓展。”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说,年轻读者逐渐增多让他和图书馆同仁都倍感欣慰。    

  在图书馆“上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书友。“独在异乡为异客,首都图书馆特别包容,你只要爱书,就有一席之地,让我找到了归属感。”24岁的赵敏慧来自山西晋城,2011年来到北京后结交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在首图遇到的书友。“我们常常相约来图书馆,不忙的时候会待到晚上闭馆才走。”  

  17时30分,引航厅显示屏上的数字变为“7620人”。距离闭馆还有两个多小时,还有读者在陆续赶来。拿着公文包的,骑着自行车的,看得出很多人刚刚下班,而图书馆成为他们向往的“加班”天堂。

转载自:http://bjrb.bjd.com.cn/html/2014-02/28/content_156025.htm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