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历史意义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4/6/30 17:12:04  浏览次数:4962次
分享到:

陈寅恪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历史意义

                                  ——读书笔记之三

 


     陈寅恪,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客家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诗人、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其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曾任湖南巡抚。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治学主旨“在史中求识”。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

     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在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近现代,陈寅恪的“世俗名流”也许还比不上那些“只领风骚三五年”的风云人物,但陈寅恪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认识和深刻阐释,则远在同时代的绝大多数读书人之上。陈氏一生治学,以清代考据学为基础,并有较大的突破、发展与创造,不过,陈寅恪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有影响的还是他自成一体的文化思想——历史文化观。

     陈寅恪的文化情怀与他对中国历史的精深掌握密不可分。陈寅恪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通识,孕育了他特有的中国文化情结。曾有人称陈寅恪对史料的掌握是“百科全书式的占有”与“百年来第一人”。

     陈寅恪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毕生对中国文化的信仰和追求,便有了甚为沉痛的“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心路历程的苦练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灵魂号哭。

     独立的精神,自由的人格,是陈寅恪先生终生的信条,也是他不朽人格的写照。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d8f9293b0101j8i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