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带一本书“上路”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5/2/10 9:34:02  浏览次数:3591次
分享到:

德国人无疑是中国网民公认的“爱读书民族”,有许多德国人在地铁上阅读的图片在社交网络上广为流传,这个民族简直快神话成不用手机的NERD状的原始人类也真是够了。也许是法国人生活丰富到可以看总统八卦,也许外界总是看法国人的外在胜过内在,总之,却少有人说法国人读书这件事。This is not FAIR!!! 法国不仅有昂贵的包,也同时有奢侈的文字。

法国国内的各类文学奖约有1500个,每年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小说大奖、诗歌奖,国家文学大奖,龚古尔奖,每年颁奖都在媒体上引起不小的轰动。法国作家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全世界最多的,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一位法国诗人,2014年则是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在他得奖后,Le Monde 给出了莫大人最值得读的7部作品:Dora Bruder(1997), 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1978)《暗店街》,Livret de famille(1977),Remise de peine(1988)《缓刑》,Un Pedigree(2005),Catherine Certitude(1988)《戴眼镜的女孩》。


当然,谈及法国人的日常阅读,在火车上、公交车上专注于阅读的人绝不少于德国,可是怎么就没人给拍照呢?




法国人喜欢阅读,而且不像中国的大众阅读被笼罩于鸡汤、娱乐名人书和发财致富养生中,再平常的人也都爱读文学书,比如小说。

在一次旅行的途中,我在Airbnb上找到一个法国房东,在她家住的一晚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普通法国人的书架,上面满满都是小说。能辨识出来的,有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失落的迷符》, 谷崎润一郎的《疯癫老人日记》,蒙田的《Dans la Vanité》、让·艾什诺兹 《我走了》、马·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p.s.这本相比下确实较新,名副其实的“难以读下去的书”)……还有许多可能中文译名不明或者没有中国译本的小说,扎扎实实摆在书架上,好像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门,让到了国外就弃读的我有点措手不及。


当然我也并非完全放弃了读书,但惭愧地讲,也仅仅“收”了两本书。

第一本,《红与黑》。去年10月份在戛纳周末的跳蚤市场上,一个老头一边悠闲地晒着太阳,一边把自己的旧书摆在旁边,摊上用大大的白纸黑字标明“3欧一本,5欧两本”,任由来者和鸽子挑选。在书摊上,有一本红色硬皮精装小开本的老版《红与黑》,内文纸张手感极好,和国内有几十年历史的书相比,这就是新新的书!

老板也是江湖中的性情中人,见歪国游客(朋友和我)在那里端详许久,就大手一挥,“送了”。



第二本,《偷影子的人》。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本歪国小说出版,头儿说要向《偷影子的人》看齐,“看看人家《偷影子的人》卖得多好,从封面到排版到推荐语都那么好。”不过也只是到了法国我才知道马克里维是一枚国民作家,凡是有买出版物的地方,就有他的书在售,似乎但凡法国人,就知道他的存在……在我买了书“骄傲”地走在路上时,邻居大叔看到了,作为一个房屋中介,他隆重地向我推荐了另外一本书《伊斯坦布尔假期》,还跟我说《偷影子的人》徒有其名,但在他看来并不是马克里维的代表作,还说自己有作者全套小说,要借,随时。



在这里的时间越久,我越无法开口告诉他们自己是中文系毕业,因为简单交谈,就知道房东读的小说比我多,中介记得的文学史可能比我深,而身边的同学到底有多么深藏不露都无从知晓。曾经在学校那么费力,都不及这些在路上修得的功力,恐怕当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可以算得上“专业”。当我有一天偶然发现我身边Party上最疯、生活中最不靠谱的法国朋友在读一本哲学书的时候,我实在很难想象一个人如何在酒醒之后的次日,顺手拿起桌边的书,看几眼再去吃午饭,然而这对于他来说只是日常。对立事物的统一,总会给人带来许多惊讶感,或者说,惊艳感。

能屏气读书的人,都有一个能在孤独中前行的灵魂,当下和曾经成为可以剥离的两种状态,而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空间,车厢或是站台,书都能把人与外界的关系溶解,让移动、颠簸与光影可以化作了文字的跳跃,想让自己变得更local,很简单,只需带一本书去坐车,和当地人一起,把自己交给摇摆的文字。

转载自:http://www.douban.com/note/481745109/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