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图书馆与博物馆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5/5/18 11:02:00  浏览次数:5032次
分享到:

“民国石家庄的城市往事”系列报道之四十一

  1940年9月1日,石门图书馆正式开馆成立,主管部门为市公署教育科社教股,所设的管理员叫王立山。1941年11月,图书馆拥有的图书总数达到了数千册以上。1941年10月读者共计800余人次,到11月读者骤增至10949人次。1941年1月1日,石门博物馆成立于大石桥洞下。1945年抗战胜利后,石门博物馆、兴亚图书馆由河北省立石门民众教育馆筹建处接管。

  □特约撰稿/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石门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民国时期,随着城市化发展,石门新式学校一般都增添了图书馆、阅报室等。本市一些大型的近现代企业,除了开办职工学校、子弟学校之外,也建立起了规模不一的图书馆、阅报室等,这些文化设施均归各自单位和学校所有,并不对社会大众开放,故此也不能算作是公共图书馆。而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可供任何社会大众成员开放,可以自由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的地方。

  从20世纪30年代末,正太铁路改由向南出站以后,大石桥失去了交通功能,其桥身拱洞成为城市商业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场所。从1939年下半年开始,在市中心大石桥下的东桥洞中产生了石门最早的城市图书馆。《石家庄文化志》记载说,石门最早的图书馆是由市公署顾问日本人小早川开设的,后由于他退休回国,市公署教育科社教股从其手里接收了图书馆。实际上,目前有确凿史料证明,1945年2月小早川已近70岁,仍在石门经营博物馆,并未于1940年回国。

  通过募集捐赠和拨款购买图书

  石门最早的城市图书馆叫“兴亚图书馆”(即大石桥下的那所),由于产生在沦陷时期,其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体现着所谓“大东亚共荣”的意味。地方当局对这所图书馆的开办和建设显然是居于主导地位,且得到了驻石日军机关的允准和扶植。

  从1939年下半年起,图书馆进入筹备建设阶段,主要是添购图书并向社会征集社会各界或市民的捐赠图书。筹建工作总体上进展比较顺利,一方面石门市公署拨款购置的第一批图书于1940年1月25日交付该馆,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寄赠图书非常踊跃。譬如,平汉铁路顺德(邢台)机务段专门为石门图书馆捐赠了多种日文书籍;华北文化书局石门支局局长纪玉印曾先后捐赠过最新杂志11册,以及《时事画报》、《儿童画报》、《北京漫画》、《丽华小姐》、《新中国》、《新秩序》等共12部;还有人捐赠了《日本二千六百年史》等。本市西本愿寺、冀南佛教联合会以及佛教会员赵彬如等人,还向图书馆捐赠一些基础建设钱款,本市东本愿寺吉田智信捐献了《(满洲国)省政汇览:三江省》、精装《东华录》1部。到1940年8月初,桥洞图书馆经过粉刷油饰和内部装修,焕然一新。此时,初步的设施陈列基本完成,已有120余部编号图书收库。

  据《华北社会教育概览》对石门市立兴亚图书馆的相关记述,该馆正式成立于1940年9月1日,主管部门是市公署教育科社教股,图书馆所设的一名管理员叫王立山。图书馆正式开馆之后,各个机关的捐赠图书活动仍在继续,例如,开馆的当月,兴亚院华北联络部寄赠来的辞典、儿童图书等300余册,其价值约达1500元。

  1940年10月,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图书馆对已经入库书目进行了综合分类编排,当时有词典类(日文)11种、(中文)4种;理学类的化学、天文、矿物、生物、卫生、医学、数学等(日文)28种、(中文)2种;小说(日文)26种;儿童读物及漫画类(日文)72种;美术演艺类(日文)7种;评论类的思想、文化、教育等(日文)37种、(中文)7种;文学类(日文)5种;产业经济学类(日文)6种、(中文)4种;历史类(日文)4种;地理类(日文)三种;铁路类(中文)12种。从上述书目的分类编目看,图书馆在开办之初基本上是以日文书籍为主。

  1941年11月,经市公署批准图书馆王馆长前往北京购买新书,此次采购了二十四史及其他新书共800余册。据当地报纸的《兴亚图书馆添加新书》一文报道,1941年11月中旬,图书馆拥有的图书总数,累计达到了“数千册以上,加上各种杂志新闻社所赠之书籍,诚为洋洋大观”。

  图书馆阅览室的读者逐渐增多

  石门市图书馆开馆之后,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了图书馆的作息时间。例如,阅览室开馆运行一个多月之后,为了便利本市一般公务人员阅读者延长了开馆阅读的时间,正常开馆时间:从上午10时起,至晚上9时。星期日、民国纪念日开馆时间,从上午10时起,至下午6时。

  石门图书馆与新民报石门总支社合作开设的阅览室,一度成为市民自由读书看报的场所。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闻报纸,自对市民开放后立即吸引了许多读者眼光。当时阅览室曾有《时事快译》、《武德报》、《实报》、《儿童新闻》、《新北京报》、《民众报》、《河北日报》、《新天津报》、《庸报》、《南京新报》、《上海新中报》、《国民新报》、《青岛新民报》、《苏北新民报》、《山西新民报》、《新乡新声报》等报刊。在石门记者协会和石门各新闻报摊店资助下,图书馆阅览室里还曾增添了《国际情报》、《中华通讯》、《日日新闻》、《东亚新报》、《朝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还有杂志《东亚新闻》、《太原新闻》、《经济电报通讯》、《新闻周刊》等。新民报社、石门新报社也为阅览室分别提供了《新民报》、《石门新报》各5份。随着图书馆对外开放阅览的常态化,各地报纸越来越多,既有广东、南京、上海、汉口、北京等地的报纸,还有东北“满洲”、蒙古、日本的报刊,譬如,日文版的《富士》、《妇女画报》、《妇女朝日》。据当地记者的《新闻阅览所各地报纸齐全》报道,“华北各省市大小型新闻纸,全部送到,存该所任人阅览。”

  作为公共图书馆,能够免费向市民开放,便使得阅览室越来越受到石门民众的青睐。据1940年9月10日《石门新报》报道,每日总计进入石门图书馆阅览室的市民,“极为多数”,“阅者极踊跃”。另据1940年10月14日《石门新报》关于《兴亚图书馆阅览者颇拥挤》的报道,“前往阅览者颇形踊跃,而每逢午后与休假日,甚有人满为患”。由此可知,以前那些关于石门图书馆“阅览报刊寥寥无几”的说法,显然缺乏依据。从客观上说,这些图

  书报刊的免费提供,使广大市民不仅获得了或多或少的现代知识熏陶,从而开阔了眼界,增长各种常识。

  据当年记者调查报道,在石门图书馆读者中,“近以该馆儿童阅读者人数极多,与日俱增”。为了便利儿童阅读,维护阅览室井然秩序,当年的图书馆专门辟出了儿童阅览室,收集有趣的儿童读物多种陈列书架上,以供阅览。特别是阅览室延长了开馆时间后,儿童读者明显增多,由原来每日40至50人,增为每日200余人到400余人不等。据1940年12月图书馆公布的阅览者登记表数据,当年10月读者共计800余人次,到11月读者骤增至10949人次,其中军人读者有156人次,警察读者有143人次,学生读者有4412人次,公务员及知识分子读者有6081人次,商人读者有127人次,农民读者有2人次。

  石门博物馆首任馆长是日本人小早川

  除了兴亚图书馆之外,在大石桥洞下,还有一所成立于1941年1月1日的石门博物馆。

  担任石门博物馆馆长的是日本人小早川,他是一位学者,尽管中国话说的不很好,但喜欢中国文化,对汉学颇有研究,尤其擅长考古。在他的书架上,除了日文图书之外,也有许多中国的线装书。小早川曾担任过市公署顾问,因他对政治不太感兴趣,退休后在大石桥下西部的一个桥洞里自办起了陈列文物的博物馆,自任馆长。他与世无争的风格,被中国记者称为“好好先生”。在他的床边壁橱上,有一副对联:“架上有书真富贵,胸中无事即神仙”。小早川创办博物馆时,他已经64岁,到1945年2月近70岁时,依然精神矍铄,看上去就像50岁的样子,仍在用心经营着石门博物馆的事业。

  小早川馆长性格比较温和,待人十分谦逊,比较和蔼,信而好古,而且“是一位极富风趣的人”。他自称是个“老少年”,据采访过他的中国记者说,馆长身上没有日本人的那种所谓“优越感”,在接待参观者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讲解说明,从没有表现过倦怠。他能让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一点也不会感到生疏和惶恐。小早川馆长在中国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无论冬夏起床以后,先来一个冷水浴,然后做运动。无论到什么地方去,小早川一直坚持步行,从不坐车。小早川不仅不吸烟,不喝酒,在饮食上始终是个素食主义者。

  石门博物馆里主要陈列的是一些中国古今文物,据有关记述得知,当初展出文物曾有“孔庙之碑文”、“孔子见老子图”、“唐吴道子石刻孔夫子圣像”、“宋名将岳飞所书之前出师表”、“朱子治家格言图”等。虽然该馆里收藏品并不算太多,但是,有一些字画“在文献上有其历史价值”。据记者报道说,展品中的“朱子治家格言图”是小早川从日本国内带来的,此件文物流传到日本国内时曾极受重视。除了固定的展出之外,博物馆还会定期组织一些专题展出,展览期间“陈列字画古玩琳琅满目,每日往参观者极形踊跃”。1942年1月1日,该馆成立一周年之际,在石门博物馆举办了一次中日小学生成绩联合展,展品共计百余件,“连日以来,前往参观者颇为不少”。

  1945年抗战胜利后,石门博物馆、兴亚图书馆由河北省立石门民众教育馆筹建处统一接管。

转载自:http://yzwb.sjzdaily.com.cn/html/2015-05/18/content_1162192.htm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