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日本图书馆飘流记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5/8/21 11:09:32  浏览次数:5112次
分享到:

一、“妈妈的礼物”

 

妈妈给我的礼物丢了

到哪里去找回单纯的欢喜?

海湾如梦

阳光中舒展的草坡

童话般蓝宝石的海水

嬉戏的鸥群

极目天边的云海

一草一木

繁星点点

忽然返回了礼物打开的

那个瞬间

——写于札幌往函馆的途中

 

这是我在往北海道的大巴上发给朋友圈的短信诗歌之一。北海道风光太美了,我一头扎进自然山水的怀抱,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中一路迷醉。

此行是中国图书馆代表团访问日本图书馆之旅,行程八天,有中日图书馆发展趋势论坛、访问赠书机构、考察地震灾区的图书馆、以及参观东洋文库以及明治大学等四家著名高校图书馆,其中函馆未来大学和北海道大学,已是最后两站。

说到书籍,中日两国有着相当悠久的交流历史。近代以前,书籍主要是从中国流向日本,唐代时期的日本高僧,辛辛苦苦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海,从中国載回珍贵的儒道释经典;后来长崎的商船,每天都会从中国运来瓷器、丝绸和药材的同时,也运来了各种各样的古籍。慢慢的,日本也开始学会了翻刻中国的古书,日本古籍版本中著名的“五山版”,就是日本的“宋版书”(呵呵!我去年曾往东京神保町的古旧书店,遍访五山版古书,极为珍稀,半页难求呵),是日本南北朝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元明时期)最早翻印或自行刻印的古籍。那时候中国的古书,相当于今天的高科技,是文明的礼物,带给东亚社会历史中深耕细作、细水长流的文明秩序与人文崇尚。

近代以还,地球凉热倒转,西方文明成大赢家,日本脱亚入欧,取得成功。书的故事于是有了另外的一种叙述方式:更多的书籍从日本那里流向中国。或许是一种文明的反哺。一种文明会老,但是她所滋养的后发文明,会反过来以他精壮而生猛的活力,为老文明作贡献。我们看到近代许多有识之士,包括鲁迅、章太炎、梁启超、严复等,都从日本那里重新购书、抄书、转译、或再创造,输入文明的活力。书的故事就变成双向的了。

如果可以将历史比喻为“妈妈”,中日两国共同的“妈妈”,是汉字文化圈悠久广大的文化大传统。一衣带水的“衣带”,是休戚与共的文明纽带。两国长期历史上所形成的一种文明与文明反哺的关系,在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妈妈最好的礼物,就是书。书共同伴随着中日两国人民成长。如果中日两国人民都不再学习与交流了,妈妈的“礼物”就丢失了。细细想来,我开头的那首小诗,受到美好风光的感召,不期然而然地,触及到历史的一层动人心魂之处,然而却不是我当天在大巴上所能明确意识到的。

所幸的是,多年以来,日本科学协会多年不仅继承这样一种文化交流的优秀传统,而且更上层楼,向中国无偿提供赠书。从 1999 年开始,受日本财团委托,日本科学协会开始实施“有效利用教育和研究图书项目”(简称赠书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接受日本国内出版社、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个人捐赠的图书,经过整理分类后向海外的大学及研究机构无偿捐赠。迄今为止,该项目集中向中国的 53 所大学与研究机构实施了捐赠,共捐赠日文及西文图书 340 多万册。尤其是一些未发达地区的学校,因此计划而受益匪浅。同时以书为缘,日本科学协会多次举办中日学生知识大赛、征文等的文化活动,并组织两国师生的相互访问与交流。 3·11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受赠中国高校方面或以大学或以个人名义向日本捐赠约 730 万日元。前后六次中日大学图书馆代表团访问日本,也是以书为缘、民间热心交往的重要盛事,目前已经有图书馆界一百多名馆长与馆员参与此项活动。在当今中日关系比较低迷的背景下,民间情谊显得尤为珍贵。我本次应邀参加此番盛事,亲身感受到书缘的故事动人,书的背后有人的情感与生命。文明的礼物仍在,书籍的情义深长。

 

二、千秋积水,万帙成桥

   

在东京期间有一项活动,感谢长期向中方赠书的株式会社日本讲谈社。讲谈社赠书都是新书,去年还有一大套系列出版物《中国的历史》,都是名家的精心之作,非常受欢迎,在中国读书界形成了很火的阅读新潮。我有幸受委托代表中国大学图书馆访日团,向日本讲谈社社长野间省伸先生赠送一幅题词:“千秋积水,万帙成桥”。“积水”是唐代诗人王维送别日本友人晁衡的诗:“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后来“积水”一语常用于送别日本友人。也出自荀子的“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以此象征中日两国人民通过书籍交往、积涓滴之水而成大海,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深厚友情。这幅题词上也满满写上了此次中国代表团所有团员的亲笔签名。访问期间野间社长曾问我:“‘帙’是什么意思?”我回答:“正是那一本本的书。”因为历史上两国人民曾经有的深厚友谊与悠久交流的文明大传统,当代一册册的书,才更成为延续千秋万代美好善缘的民间智慧之桥、情感之桥、生命之桥。

而日本财团笹川先生在会见代表团那天的讲话,想不到,竟然与我的题词暗相呼应:不是就赠书的事情说赠书,而是从历史、政治、文化等大的格局,再说回到赠书。放眼千秋,以道贯器,从顶上打通下来,企业家而兼有政治家外交家的大气场。他对历史与现实的中日关系的看法,认为有两种“以史为鉴”,一是千年之友好交往史,一是惨痛的近现代史。他认为不能割断历史。日中双方目前对近现代史的看法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应忘记历史,日方进行反省是应该的;同时,放到长达两千年的交往史中来看,日中关系是非常友好的,这种悠久而友好的邻国关系也是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应该珍视与维护。我不知道这种看法是否能代表日本当下民间的主流民意。但是日中经济关系如今深度依存,不可逆转,只有不断加深与增进国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才是推动关系改善与维系千秋和平的根本大途。这是有见识的。而笹川先生所热切期待的结果:在“政冷”的格局下,民间大大加强“经热”,更增添“文热”,正是大家所期待的美好愿景。

 

三、那天堂模样的图书馆

此行“漂流”了日本五个图书馆(四个高校图书馆,一个临时乡村图书馆),北海道大学图书馆属于传统型的图书馆,有先进的设备,更以扎实深厚的馆藏与服务见长。其他几座更是富于精妙的现代设施,用心的细节、多样的功能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而上元町的那个乡村图书馆,尤其令我们透过图书馆,看到物与事的背后,活跃着整幅人的生命精神,这正是图书馆的精魂所在。

先说细节。日本是个创意大国。从汽车到日常生活用品,处处都有创意的表现。我亲身体验的一件小事,不得不叹服。端午节那天,我在浙江天台山遭受两条山蚂蟥的袭击。带着仍渗血不止的伤口,五天后飞往日本。行前在上海的医院包扎,医生告诉我,你可以不用换药,日本有一种药,涂了不痛,还可洗浴。结果我发现,一种俗称为“液体创可贴”的伤膏,国人已将其列为“见到必买”的头种药品。我到东京的第二天买来涂抹,两分钟后即可泡澡,次日伤口不红肿,三日即长出新肉。噫,神奇哉!我在图书馆注意观察,创意发明与用心细节,处处可见。譬如以下观察清单:

藏在墙壁里的雨伞箱和自动还书箱

含在椅背里的会议桌

含在书架里的灯

书架显示屏上的每日格言

可以放书包的活动椅

手提小包式的投影机

可以插U盘也可以放磁条同时也可以写字的黑板

极简如树枝的阅读灯以及如玉石般光感的阅读灯

像一页纸一样的标牌

七巧板一样有丰富变化拼接的书桌

书桌边缘有防止发出声响的胶圈

带推荐语的小书立

像花瓣或像水圈式的讨论座

无处不在的提示语

随楼层而渐深的阅览室色调

……

最后一条,已经由细节的用心,更进入空间的创意。位于东京城市中心的明治大学图书馆理念是:“人与人的联结、人与资源的联结”,明亮、高效、简洁而功能强大。令人印象深刻的另一大学是北海道的函馆未来大学。这是日本文部省提倡的个性化学习、能动式学习的一个标杆学校。整个大学,师生融为一体、教研融为一体、学校与图书馆融为一体;整幢建筑像一个依山而建的透明盒子,学生在山坡上看书学习,每一处都能看见大幅展开的青草地、蓊郁起伏的远山,以及不时飞掠而过的鸟群。从清晨到夜晚,师生在其中自由而活跃,思考、写作、讨论与辅导,个人全程在线与群体学习的结合,多元空间与多样学习方式的配合,每一个角落都通透、肯定而明亮,每一次呼吸都令人畅快,直通天地之美与神明之容!

然而山元町一座“世界上最痛并快乐的图书馆”,也令人深深感动。20113111446分,一场浩大的地震袭击东日本。高达八至十米的海啸,在一个小时之后,疯狂暴力地蹂躏了山元町美丽的小乡村。直到我们来到的那天,地震的灾害所造成的破坏都未能完全恢复。一下车,扑面而来的竟是一大片黑黝黝的墓碑和人迹稀少的荒野,令我们俨然感受到当时的灾难气息。在这个伤心之地,竟然有两座建筑,庄严而神圣地率先重建了:一座寺庙,一座图书馆。可以没有银行,可以没有市场,可以没有乡公所,然而,却万万不可以没有寺庙、不可以没有图书馆。寺庙是一个坚毅的和尚,以蚂蚁的精神,亲手一点点利用倒塌房屋的旧木材来重建,感动了日本众多的志愿者来帮忙;而图书馆的馆长,当地一位普通的乡民,硬是从废墟上,以大愿力,建起了一座小小的“人人图书馆”,图书馆居然做到了二十四小时开放,里面净洁、安静、书香味足,远近闻名,让乡村里每一个深受伤痛的小孩子,在其中复苏他们幼小的心灵;也让那些饱受蹂躏之苦的乡民,在其中安顿他们憔悴的身心。“世界上如果有天堂,定然是图书馆的模样。”山元町这座“人人图书馆”,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图书馆存在的价值;而图书馆背后的馆长与志愿者的故事,更是让我们看到人是图书馆的灵魂:人的命运,人的关心,人的不屈不挠地抗争的精神,正是图书馆里那些伟大灵魂,永远代代相承的神圣托命。

 

尾声

    我的日本图书馆飘流小记,写到这里要暂时打住了。然而脑海里久久抚之不去的,正是八天来在日本各地的书香人影、水光山色、美食佳酿与美好话语。我在车上说:我要讲三句话,第一句是感谢,第二句还是感谢,第三句,还是感谢!顾老师的明亮,中村的豪爽,吉田和宫内的含蓄而细心认真,大巴司机,居然准备了那么多的小雨伞,……呵呵,我背后同行的馆长,我前面同名的导游,我的团长、我的团,夏天里美好的时光,日本图书馆那令人难忘的漂流……。

 

写于十七级大台风忘记了登录密码迟迟未能登陆之际的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胡晓明
2015年7月11日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