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忠:图书馆服务应该定位于公众基本权利保障,而不仅仅是公共服务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6/9/20 17:44:04  浏览次数:5073次
分享到:

原标题:图林语录 | 方家忠:图书馆服务应该定位于公众基本权利保障,而不仅仅是公共服务


——语出e线图情专访《方家忠:制度创新 立法驱动》


人物介绍:方家忠,研究馆员,广州图书馆馆长。2015年获“2015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称号。主持或参与文化部、省、市等各层面科研课题5项,其中主持《关于现阶段我国在街镇一级建设独立运作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与模式研究》获得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优秀结项研究课题。 


以下文字节选自e线图情专访《方家忠:制度创新 立法驱动》:


刘锦山:方馆长,您刚才谈到,您在工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馆理念和办馆思想,请您结合贵馆近年来的办馆实践谈谈您的办馆理念和办馆思想。


方家忠:办馆思想方面,我首先考虑的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方向问题。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思考和研究,我们感觉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大方向应该是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社会的公共交流平台。这一理念已经反映在我们“十三五”规划里面了。图书馆的传统职能逐步扩展、演化到文化参与职能,再到整个区域的公共交流职能,大的方向应该是这样。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职能必须要做一些调整,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如果不做调整,在新的环境之下,就有很多局限,面临很多困难,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了。因此,图书馆自身必须要做这样的发展。如果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是我们原来和社会关系的出发点,是圆心,那么文化领域的参与和服务可能是我们走出的第一步,区域公共交流平台可能是我们走出的第二步,但实际上始终都是一组同心圆,基点(圆心)还是我们图书馆基本、基础的职能,由基本职能达到文化的、社会的整体的职能。我们图书馆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探索和思考达成这样一种方向,这是我们比较重要的一个收获,一个结果。公共图书馆在履行传统职能的基础上,更多地参与地方文化交流领域,会有很大的空间,能够发挥非常好的作用。公共交流平台是我们这几年体会出来的,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新的方向,我们要逐步地向这个新的方向发展。我们可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把相应的专业能力逐步建设起来,来支撑这种新的方向和职能。


管理理念方面,我们在2015年会之前作了一些思考,大体上作了一个总结。我们现在有五大理念:权利保障理念、绩效管理理念、规划管理理念、社会化双向参与理念和区域共同体理念。权利保障理念主要说明图书馆服务的目的、图书馆与社会关系,图书馆的定位,图书馆存在的基础,图书馆服务应该定位于公众基本权利保障,而不仅仅是公共服务。这样才能摆正、厘清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定位,我们过去或者现在的一些提法,例如文化惠民,我觉得值得商榷。因为这样提的出发点是不准确的,图书馆就是一个服务者,不是对公众的施与,不是一种恩惠,而是代表政府向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权利保障理念在实践领域的体现就是《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立法的目的就是体现这一点。这与我们整个区域的发展、整个国家的发展、也与我们个体体验的因果关系非常明显。


2004年新公共图书馆运动强调的是什么东西?2006年我们参加培训,系统地接受专家们灌输的一些理念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这些东西。2006年启动公共图书馆立法的时候,当时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华讲了一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陈建华说现在公民最大的贫困实际上是权利的贫困,而不是其他各种贫困。权利贫困要靠什么来解决?只能靠立法来解决。这是当时广州市对图书馆条例立法的初衷。我们也很好地把这一初衷承接下来,最终在2015年出台的《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里就得到了体现。这是大的层面。在服务层面,我们也很好地贯彻了这样的理念。广州图书馆现在没有任何门槛,我们把可以形成门槛的物理的、心理的门槛全部都拆掉了。进入图书馆只是需要做一个安检,不需要任何证件。按照权利保障理念,我们重点对纳税人,当然还包括我们缴纳各种税费的群体提供服务,再扩展一点,我们对所有人提供服务。对非本地居民我们提供两个月有效期的服务,对居民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保障公众比较自由平等地获取我们服务的权利。权利保障是作为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的、最基础的理念,作为我们的一个原则。


关于绩效管理。现在业界很多时候会强调效能管理。从图书馆具体管理来讲,我觉得“效”和“能”还是要分开。因为“能”实际上是有不同层面的能力,宏观方面要争取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微观方面要建设自己的服务能力,特别是队伍能力。但是“效”这方面来讲,我们在表层的、面向社会的、面向公众的投入方面,首先必须要考虑绩效,要争取一个好的服务绩效。我们在新馆开馆时,确定了三个基本目标:一是要有好的效益,二是要有好的服务结构,三是要有好的社会影响。其中效益方面,因为广州图书馆一直以来服务效益就不错,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我们希望这个传统能够继承下去。公共管理的绩效管理要求越来越明确,从原来相对粗疏的管理到现在精细化的管理,必然要求有好的绩效,对投入产出要进行评价。因此,在新馆开放的时候,有一些基本服务政策去对应上述理念,然后去争取有好的绩效。图书馆服务要细化,细化必须要定位,以明确服务的群体、服务的资源,服务的方式。服务群体里面很显然儿童、少年,从服务绩效的角度来讲可能是最好的,从图书馆本身的职能,培养公众阅读习惯的角度,少儿也是最容易培养的一个群体。从效益的角度来讲,少儿也是最能够获得服务绩效的群体。与旧馆相比,我们对少儿群体的服务作重点保障。此外,我们对一些重点的主题资源,比如文学类资源,这是公共图书馆利用的最大的一个主题,对这些资源我们要进行保障。与以前相比,我们对一些利用率比较高的资源,例如视听资料、期刊等,在保障这方面都重点做了强化。


服务方式方面,尽可能便利,尽可能开放。整个图书馆里面,我们的读者几乎可以走到任何一个空间,可以接触我们几乎所有的资源。因为我们的空间全部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走到里面去。我们70%的资源是开放的,我们只有一个很小的书库,大部分资源读者自己可以直接看得到。大量自助服务设备、设施的引入,更加方便了读者。我们的服务政策也比较开放,新馆一开放,读者一次可以借书15册。我们还有家庭证、社区证等各种措施。这些政策的设计,总体上就是要把效益充分地发掘出来,要把服务效益充分地提高。多元文化服务是我们比较有特色的服务,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多元文化服务包含三大系列:本土与传统文化,世界多元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就对多元文化服务做了基本设计,在新馆时就更加详细了。多元文化服务的传播效果非常好,有力地促进了服务绩效的提升。围绕多元文化服务,设计了大量活动,包括其他对象化的群体服务活动,公众参与程度会很高,媒体报道频率非常高,能发挥出非常好的宣传推广效果。因此,2015年新馆开馆第三年,到馆读者还维持在平均每天两万人左右,每天新增注册读者1000人,每天外借图书两万四千册的水平。不少图书馆新馆开馆之后都会有一段爆棚效应,之后慢慢就会减退,读者增长率降低。广州图书馆的爆棚效应连续保持了三年,2015年新增30万注册读者,2012年到2015年三年下来是105万的注册读者。注册读者数量占到全市人口的8%多点。这种情况在国内新馆比较少见。从外借量看也是逐年递增的,2015年是754万册,2014年是732万册,2013年是500多万册。



来源: e线图情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QzNDYwNA==&mid=2651682633&idx=1&sn=e65065b4a57d2e91d50d6962579d211a&scene=0#wechat_redirect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