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图书馆这个行业需要浴火重生,但前景是无量的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6/12/5 16:40:13  浏览次数:5126次
分享到:


——语出e线图情专访《陈凌:探索CALIS转型之路》


人物介绍:陈凌,男,研究馆员。教育部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5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主要研究领域:情报咨询、项目管理咨询、联盟管理机制、数字图书馆工程。


 以下文字节选自e线图情专访《陈凌:探索CALIS转型之路》:


刘锦山:陈馆长,您在图书馆领域有相当长的从业时间,请您谈谈您的从业经历和从业感想。


陈凌:我是1998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参与CALIS项目,到现在16年了,要说年头也确实不短了。但是我始终在做单一的一件事情,全职做CALIS这方面的工作。尽管我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副馆长,但是我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都放在CALIS上头,而馆内的工作做的比较少,几乎没有太多的介入。


我到图书馆之前,在北京大学力学系做教员。刚开始是学校调我过来,配合来做CALIS项目。“九五”时期,在戴隆基馆长、朱强馆长的领导下,配合他们做一些系统的建设工作。后来,因为他们对我的信任,后两期建设CALIS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和项目建设等等工作,都由我来主持,一直做下来。


这么多年来,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触:信息社会阶段,图书馆本身作为信息服务方面的专业力量,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如果这支力量不能充分的利用,对国家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损失。尽管信息服务不是只有图书馆才能做的,有各种IT技术,网络上的信息服务越来越多,但是图书馆馆员作为一支专业服务队伍,是别的行业不能取代的。如果说图书馆能被取代,那取代者也是有相当多方面受过图书馆的专业训练。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越来越广泛,CALIS要促进整个国内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图书馆要更多地融入到其中。在我个人看来,图书馆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信息传播模式、载体形态以及服务模式,进入信息时代,载体形态、传播模式、利用模式都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收集、管理、长期保存以及服务的机构,其服务重心一定要发生偏移,并且要寻找新的定位。因为技术发展使得过去很多只有图书馆才能做好的事情,已经被社会分工所做取代。尤其是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读者自我获取资源的能力将来会越来越强,读者通过图书馆这个环节获取资源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弱;而且现在的读者获取资源越来越多不是立足某一个馆,而是立足于整个网络。同时,CALIS这种共享项目也是立足于整合资源,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做得越来越好,纯粹资源的查找方面,可能图书馆地位越来越弱,而读者自我获取能力越来越强。这个时候,图书馆一定要向更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方面发展——如何对大量的文献进行整序,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我们读者尤其是高端科研人员,缩短他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时间;还有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知识,我们怎么来帮助科研人员,我们怎样利用图书馆这样一个中介进行知识服务,能否趟出一条路来?一定要趟出一条路来。现在我们的服务还没有真正得到这部分学术研究人员的认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尽管如此,图书馆这一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对这个行业的轻忽,都可能导致整个国家信息服务流于无序,大家在一个更加混乱的局面中获取信息,花费的成本会更高。因此,图书情报界要和IT界结合起来,大家共同摸索、构建一种更好的信息服务模式。我们国家有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的投资,我认为应该有条件闯出一条与西方不一样的道路。这方面我们应该走得更好一些,打好一些基础,但这一块还有待于我们去做。这个行业需要浴火重生,但前景是无量的。对我来说还是很高兴进入这个行业,而且十几年来始终没有离开,虽然期间有一些机构要请我离开,但这是我热爱的一个事业。我就是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来做,希望能够为我们国家信息服务,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来源:e线图情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QzNDYwNA==&mid=2651682943&idx=1&sn=c3ca4edbca717bee471eba261a185c99&chksm=84d4707cb3a3f96ad37e8fe47b872cac0b94b129c84fc0d962fecc08b7ff3ad829134e3e8c36&mpshare=1&scene=23&srcid=1205keWSlPi3gC2JGGS2VDCj#rd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