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联盟需跨越“四道坎”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2/4/27 11:16:20  浏览次数:3654次
分享到:

4月15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地区5所高校发起“图书馆联盟”,倡议共同推动各级各类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该联盟将建立武汉地区图书馆联合目录,市民可直接在网上查询,同时,该联盟计划采取多种方式,逐步向社会开放图书资源,并动员更多高校敞开图书馆大门。

此前,北京、广州、吉林等地早已成立类似联盟。毫无疑问,开放大学图书馆是高校公共价值服务公众的回归。“结盟”之后,高校藏书实现了“放大效应”,不仅大大拓展了校内师生借阅空间,还极大丰富了校外人员借阅渠道,特别是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藏书”,也是普通图书馆难以借阅到的珍贵书目,高校图书馆往往可以成人之美。但是,高校图书馆联盟能否既高质量地服务校外公众,又确保自身发展特色,有效服务校内师生,当前急需跨越“四道坎”。

藏书的保护问题。可以肯定的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联盟之后,倘若借阅人数猛增,普通图书馆遇到的所有问题,均有可能在高校图书馆联盟里“叠加”,甚至是放大。虽然并不排除绝大多数借阅者对书籍的爱惜之情,但即便是庞大读者群的正常损耗,对刚刚打开大门的高校图书馆来说,仍旧是不小的考验。

高校正常服务的有效保障问题。这也是一些高校图书馆此前抵触开放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建馆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方便师生求知研究。当社会读者涌入后,必定对高校既有资源形成明显冲击。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是先保障本校师生需要,还是一视同仁地按顺序借阅,显然有待商榷。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图书馆一直是学生看书学习的理想场所,社会读者会不会挤占原本捉襟见肘的座位,这同样值得关注。

校际间图书管理水平的提升问题。虽然图书馆管理模式大同小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特别是专业性的特色书籍。另一方面,由于“联盟”将采取开放性借阅和归还,即充分放开借阅与归还地点。这意味着,必须使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走向精细化管理,既要在开放过程中逐渐完善校际图书借阅与归还的对接环节,又要大力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使得“入盟”的高校图书能够得到最高水平的保护。

资金保障问题。高校图书馆联盟并非单一的放开大门和联手即可,而是涉及校与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对于政府而言,不仅要当好图书馆联盟的中间联络人,还必须勇担责任,确保资金投入。这是高校图书馆进一步体现公共设施功能,不断新陈代谢的必要基础。

高校图书馆联盟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且由于长期“各自为战”,对开放社会服务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彰显社会进步意义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必须尽快从形合走向神合,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

转载自:
http://edu.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4/24/14113684_0.s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