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对于学术科研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梁启超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说,“泰西教育人才之道,计有三事,曰学校,曰新闻馆,曰书籍馆”,书籍馆便是图书馆。
梁启超一生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同时兼任三个图书馆的馆长。有一个故事说,梁启超每到欧美,必花许多时间参观各地图书馆,考察先进管理经验。
不过,可能令梁先生也无法预想的是,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可谓变化惊人,尤其是逐渐向精专化和数字化迈进的高校图书馆,让学术研究变得越来越便捷,它们所提供的服务,曾经是无数代学人梦寐以求的事。
图书馆“占座传奇”
每天上午九点,有时更早,大学图书馆的门就开了,很多同学怀抱几册书,或者一个笔记本电脑,向着自习室冲去,先到的同学会找一批好位置,顺着把书摆上去,“一、二、三、四……”恨不得都把座位占满,一雪前一天抢不到座位的“耻辱”,然后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同学。
似曾相识吧!这样的大学图书馆占座场景。新闻报道说,有学生为抢考研自习室,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群殴的传奇事件。这种新闻读来令人莞尔,同学们为求知群殴,总比为抢师妹群殴自豪得多,当然也不宜提倡。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顺英说:“我们图书馆以前也曾发生过本科生和考研学生为争抢座位发生矛盾的事,图书馆后来专门开辟了考研自习室。”
有网友问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你们图书馆是否会有占座现象?”葛剑雄回复说:“有时也很严重。占座的主要原因还是资源不足,图书馆一时满足不了,得由其他途径补充,学校还得多开放些条件较好的场所,如有空调的、安静的。在此基础上,需要读者自觉配合,互谅互让。”
可见,同学们为抢自习室座位焦头烂额的事,在全国高校都很普遍,好在学生进入图书馆,除了自习,还有海量的图书供其阅览,服务条件好的图书馆,还设有阅览座位。
数字化资源倍受青睐
11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图书馆,电子阅报机周围坐满了同学,人气很旺。同学们打开各地报纸,详细浏览。这座新建的图书馆,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4万平方,比老校区(一二一大街)图书馆(0.72万平方)大出近7倍,设置了自习室和一个考研自习室,同时各个书库、阅览室还设有许多阅览座位,目前全馆共拥有近4000个阅览座位,图书馆的条件可说是大为改观了。
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这一变化,正是葛剑雄先生所提到的“资源”问题。昆明市中心的部分大学前往呈贡大学城之后,校舍和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较大改善,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图书馆阅览座位与学生之间的供求矛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日均人流量为4000人,进入图书馆的人数与阅览座位几乎持平。一可以看出供求矛盾得到了缓减,二可看出高校师生的优良学风。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师生对数字化书籍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王顺英副馆长依据近年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借阅数据分析,发现电子期刊、图书的下载量和阅读量在大幅提升,而纸质图书的借阅量则变化不大。
受众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增强,对场地资源紧缺的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条件好的宅男宅女们,不需要早起排队占座,只需坐在宿舍里,打开电脑,登陆校园网,搜索查找所需资料,下载阅读便可。
高校图书馆联盟
但是,囿于馆舍面积和馆藏数量的限制,全国高校图书馆都存在一定的“服务受限”。云南大学图书馆信息部主任卜彤说:“各个读者的研究领域不同,他们对图书的需求是既‘专’且‘广’。而任何图书馆想靠一馆之力满足读者的所有文献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提供更为完备的服务,近年来,全国高校图书馆渐渐风行“联盟”,将各个高校的特色馆藏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为各个领域、不同方向、不同大学的研究者提供服务。比如广州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就可以通过一个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资源。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顺英透露,在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省高校图工委的牵头下,云南高校的图书馆也正在准备实施“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工作。
在全国范围看,高校图书馆拥有多个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提供便捷的服务。其中,商业性质的读秀平台,以及Calis平台(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影响很大,后者已有800多家高校图书馆参与,云南有云大、师大、财大等四家高校图书馆加入。
校园网内的师生若能娴熟使用这两个平台,做起某个领域的研究来就会显得轻车熟路。当代图书馆事业的迅猛发展,正在为学人提供着令人艳羡的服务。
馆藏图书以精专取胜
当然,面对每一种服务的革新,应该辩证地看。比如目前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电子资源,除了电子期刊的更新速度正常之外,电子图书则囿于版权、录入质量、经费等客观因素影响,数量增长相对较缓,还无法满足深入研究者的阅读需求。
于是,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可以简要地成为一个学者衡量自己知识结构的“分水岭”,电子资源可以成为“泛读”的初学者的“神器”,却无法满足已经打下夯实基础的学者。至少就目前来说,电子资源是无法满足于他们的。在云南大学读博的符同学就认为:“我对电子资源缺乏安全感,当我要深入研究某个领域时,相关书籍的注解与正文一样,非常重要,电子书籍容易扫描错误,获取的信息可能就会成为错误的知识。”
因此,对于各高校图书馆来说,馆藏图书的“精专”就显得尤为重要,各自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顺英说:“我们图书馆在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一个大的特色,就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建立了多个特色文献书库。”
在云师大呈贡校区图书馆,有一个专门的区域用来收藏、陈列西南联大师生的作品和西南联大研究文献,即“西南联大文库”,共有图书5000余册。除此之外,该校图书馆还设立了“国立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用来专门收藏西南联大时期文献,共计6000余册。
各具特色 各取所需
在王顺英看来,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了解、研究西南联大最好的地方。“来这里,只要你想了解西南联大,我们可以提供相关图书资料,方便你的阅读、研究。”为此,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甚至计划开辟“阅读小间”,给研究者、学校师生提供单独房间,可上网查找资料,可从图书馆借阅图书。
云南师大图书馆还建有多个特藏书库,“古籍特藏室”专藏古籍文献6万余册,方志、工具书等2万余册,“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专藏云南当代作家、艺术家作品2万余册,“中华再造善本室”专藏文化部、教育部赠送的《中华再造善本》丛书5000余册。另外,文渊阁《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也是重要馆藏。作为师范学校,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还开辟了教育书库,共有相关图书8万余册。
在介绍特藏书库时,王顺英还谈到师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该馆拥有一部《酒史》,为明朝手抄本,是专门研究、介绍中国酒文化的专著,极为珍贵。
和云南师范大学一样,昆明其他高校图书馆也有自己的“杀手锏”。比如昆明大学的特色是专门收藏以旅游为主题的研究文献,目前藏有书籍、文章等共4万余条,“这是从教育部申请下来的项目,资源可以共享”。昆明理工大学以理工类书籍为主,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在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每10本书里,就有7本属于财经类,该图书馆建有“云南地方经济文献中心”,还负责搜集东盟数据,“为研究、了解东盟提供数据分析和数据参考”。另外,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类书籍、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类书籍、云南农业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的农林类书籍等,都是其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特色。
“大学图书馆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以大取胜,而以精、专取胜。”在采访中,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于克信对记者说。各具特色,便可供读者“各取所需”。
藏书量全国排名靠后
说到高校图书馆之“大”,除了馆舍面积,最客观的数据莫过于藏书量了。在昆明高校里,昆明理工大学纸本书藏量为275万,电子书藏量为150万,云南财经大学纸本书藏量为185万,电子书115万,昆明大学纸本书藏量158万,电子书123万。据都市时报记者的调查采访,昆明知名高校大部分图书馆的藏书量都超过了100万册,而其他州市高校如文山学院、保山学院等大部分都在100万册以下。
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电子书的整理和收藏,电子书的借阅、下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已然成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另一条发展道路。对于这一点,昆明高校图书馆概莫能外,其中起到“巨大作用”的便是校园网。通过校园网,学生不用到图书馆来,就可以随意阅读电子书,并能下载,作为资料自己保存。不过电子图书一般有借期,过了借期就会失效不能再打开,故不能再保存。
“这是一种阅读趋势,不过目前来看,我们的同学还是习惯借阅纸质书。”在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走访时,一名李姓同学对都市时报记者说。李同学是物理系大三学生,却喜欢翻阅和武术有关的书籍,因为他喜爱武术,“正在练跆拳道”。
以藏书量来比较高校图书馆之“大”,“因为电子书会与纸本书有重叠部分”,更多时候,大家会选择纸本书的数量来做比较。那么,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昆明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究竟有没有“竞争力”呢?据腾讯教育2010年10月发布的“中国高校图书馆藏书排行榜TOP100”,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分别以618万册、544万册、535万册位列前三。当时,昆明理工大学以221万册的藏书量排名第62位,也是昆明高校唯一一所上榜的大学。
不过,对于大学师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对师生开放的程度、能否满足师生的需求,“藏书量”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藏书排行榜”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在上述“中国高校图书馆藏书排行榜”中,复旦大学图书馆以433万册名列第9,图书馆馆长、教授葛剑雄曾在微博上提出:“所谓多,只是与国内大学相比。其实,与国际名校相比,我们的藏书量很可怜。哈佛大学是1600万,是品种;我们400多万,包括了复本。”
共享平台快捷体验
你会使用图书馆吗?对于进校伊始的大学生来说,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且迫切。云南大学图书馆信息部主任卜彤说,“每学期,我们都对师生进行有关图书馆资源与特色服务的专题讲座,宣传图书馆资源,培养用户。”
卜彤介绍,要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很简单,打开“网上图书馆主页”,在搜索框内输入自己想要图书的关键词,找到书名点开,抄下“索取号”,进入图书所在馆室,交给图书管理员,“分分钟帮你找到。”
翻遍全馆都没有你想要的图书怎么办?这时候,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平台就派上用场了。卜彤为记者演示了读秀和CALIS两个资源共享平台的便捷服务。
登陆读秀,输入所需资源的内容关键字词,检索结果会提供相关资源信息,本馆拥有的数据资源可在线全文阅读,本馆无全文获取权限的资源,可提交“文献传递”申请,留下E-mail信箱,过不了多久,图书管理员就会将PDF等格式的全文资料发送到你的邮箱。
CALIS平台拥有与读秀相似的便捷功能,它同时还拥有馆际互借纸质图书的服务。举例来说,一个云南大学图书馆的读者,正在研究中印关系问题,而本馆没有该读者所需要的图书,进入CALIS平台查找后发现,上海图书馆拥有不同内容的“中印关系”图书,于是提出申请,过段时间,相关书籍就会从上海图书馆快递到这位读者手中。
卜彤打开CALIS平台的后台,里面有几份未处理的申请,标题正在闪烁。每年,云南大学图书馆要处理类似的申请几千份,“省外的一些图书馆会更多一些。”
向社会开放任重道远
尽管高校图书馆资源正在以各种不同形式进行“联盟”,并提供着便捷的特色服务,但这么多年来,高校图书馆能否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虽然全国各地的高校图书馆都在以不同程度向社会开放,但限制依然非常多,这是一个非常费解的难题。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朱曦教授目前正在做一个工程浩大的省院省校合作项目,“面向社会化服务的云南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对策研究”,该项目是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同时联合全省高校图书馆,目的在于先通过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联盟,整合资源,完善高校内部的服务,进而再探索提升全省高校面向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拓展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职能的问题,这一工作如能完成,有利于促进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该项目已经批准立项,但在师大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张扬看来,这个项目十分庞大,要整合全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并以文献信息为保障,增强云南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这需要政府层面的倾力支持。
“高校图书馆资源本身的专业性和有限性,制约着对社会服务的广泛性,尽管如此,我们图书馆在一定条件下仍对校外人员办证,只是借书权限有限。”卜彤说。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赵世林透露:“中国图书馆学会曾倡导,高校图书馆得先保证学术研究的需求。”当然,尽管有种种制约,云南各高校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比如民族大学图书馆,他们拥有丰富的民族文献,同时还是美国“亚基会”赠书中心中国第二样本书中心,馆藏有近十万册的外文原版图书。对这些资源,云南民族大学是向校外读者开放的,但需要收取一定押金。
赵世林说:“高校图书馆一般都采取谨慎开放的态度,首先得满足校内读者的需求,另外就是部分读者对收取押金的事不太理解,以为学校图书馆以此赚钱。总体上看,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需求量并不大,供求矛盾并不激烈,公共图书馆的读物基本上已能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
在图书馆管理人士看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特色化、专业化和数字化,向公众开放将会更有针对性。(记者李国豪 吴亚顺)
不停地翻动书页
每年的9月是新生入学的月份,而在任何校园,图书馆必定是新生们选择“春耕秋种”的绝佳场所,因为作为人类知识的聚散地,图书馆藏着一种能让人内心强大的神秘能量。
当然,这种能量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选择正负,完全取决于你想收获什么。这一点,记者在云南某高校的图书馆采访时深有体会,一位图书馆管理者,以“一本正经随时受不了”的表情说:“现在做图书馆的采访不是时候嘛,你看,钓鱼岛风波……”
我没想通图书馆与钓鱼岛风波之间的直接关联,我猜想这位管理者的逻辑是这样的:这种时候,同学们也别进图书馆了,大家都该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冲到街上去。
想得美呀!我们不该上当,去喊口号、砸汽车,让领导们做在办公室的安乐椅上闭目养神,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和本业,那真是傻到家了。听说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我很想将其送给这位管理者,并问他,为什么这种时候,我们就不能说说图书馆?
本期先锋档案以一个专题来讲高校图书馆,无非是想提醒同学们,校园里不仅有师妹和师兄的美好恋情,也有一座宏伟神秘的图书馆在那里等着你,走进去,做个有头脑的人,同时也要提防那些“正负混淆”的师长,他们有可能让你的智商和能量化为零。(文化评论员 李国豪)
转载自:http://www.edu.cn/tsg_6497/20120919/t20120919_8464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