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图书馆没有国界与“围墙”
——2012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综述
9月10日至14日,由文化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举办。中国、东盟十国、韩国图书馆界和东盟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的相关代表参加了论坛。
围绕“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合作”“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两个分议题,与会者在质疑与回答、介绍与探讨、沟通与对话中,收获了其他国家图书馆的经验。“论坛对于推动亚洲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说。论坛上,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联合发起的《东亚图书馆南宁倡议》获得大会一致通过,掀开了亚洲图书馆界大规模合作的新篇章。与会者普遍认为,这一倡议将为今后构建一个跨国界、跨语言的数字图书馆奠定基础。《东亚图书馆南宁倡议》呼吁以资源共建共享、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人员交流,重点在文献资源的采集、保护、开发、利用,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等方面开展广泛、务实合作。
据统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已建成两个省级图书馆、13个市级图书馆、92个县级图书馆,还有1126个乡镇图书室。9月12日,广西数字图书馆启动推广工程,这意味着广西图书馆事业迎来“无围墙无门槛”时代。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介绍,广西广泛采取“流动图书馆”的形式,让图书馆来到学校、工地、军营、街头和田间。同时,图书馆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实现了图书定位和24小时的自助借还,其手机图书馆服务也逐步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部分实现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共享工程的共建共享体现在服务网络完善、覆盖面广、资源丰富,能够实现网络化的广泛数字阅读。”文化部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建军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历力赞同这一观点。他表示,边疆图书馆在人员、资金方面有很大不足,但可以结合共享工程深入最基层,更可以通过硬盘来推送资源到网络不便的地区。
开发新技术、制定统一标准、建立统一平台这三大任务,依旧是各国拆除图书馆“围墙”、构建图书馆共享体系的“拦路虎”。
缅甸国家图书馆代表杜锴迪埃认为,应该积极与其他图书馆分享本馆藏书电子资源服务,包括把珍贵书本进行扫描提供给读者,有效传播先进文化。在这一进程中,员工技能培训和信息技术开发尤为重要。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严立初表示,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正是通过网络平台和技术的开发建设使得该馆的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数字图片更容易让民众享用,如门户网站负责搜集全国所有演出信息以及相关背景资料,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
“数字图书馆合作最重要的是建立统一的标准、协议,这样才能打破地区隔阂,实现真正的融合。”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说。当前的数字图书馆合作更多停留在较小范围,比如一省、一国。
在统一标准制定方面,不少国家也开始行动。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牵头推进建立国家联合目录,推进馆际间的文献互借,减少成本、缩短时间、方便读者,使得图书馆馆藏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印度尼西亚国家图书馆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建立了统一的网络平台,然后通过和各省级图书馆的合作,有效整合了全国图书馆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