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图书馆迎来百年华诞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2/11/8 18:04:07  浏览次数:4372次
分享到:

    2012年,清华大学图书馆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11月2日上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庆典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校长陈吉宁,副校长谢维和、程建平出席庆典活动。

图为校长陈吉宁致辞。记者 智斐 摄

  陈吉宁高度评价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来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陈吉宁指出,大学是传播和创新知识的场所,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值得骄傲的图书馆。一代代清华师生在图书馆汲取知识的力量,坚定真理的追求,陶冶了深厚的科学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内在精神气质,积淀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清华大学图书馆不但是人们眼中百年清华的重要标志,而且已经成为广大清华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陈吉宁指出,当前清华大学已经进入了新百年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图书馆作为学校必备的基础设施和办学的重要支撑,今后发展既有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希望图书馆认真总结百年历程特别是新时期发展经验,围绕师生需要和社会需求,把握知识创新和图书信息服务的未来趋势,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研究型、数字化、开放式图书馆建设,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为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引领社会风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图为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致辞。记者 智斐 摄

  鲁炜在致辞中指出,作为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和首都图书馆联盟成员之一,清华图书馆为清华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为首都乃至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做出了贡献。

  鲁炜表示,希望清华大学图书馆,充分发挥名校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引领图书馆的发展潮流,进一步完善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征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完善,迎来更大的发展。

图为杨振宁先生致辞。记者 智斐 摄

  作为清华大学图书馆最早的见证人之一,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会上致辞,深情回忆80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图书馆时的情形,并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寄予期望。

  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长李静、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常丕军、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长安·肯尼、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朝荣、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庄慧玲、清华大学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分别在庆典上致辞,对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表示祝贺。

图为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介绍图书馆情况。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邓景康简要回顾了清华大学图书馆自1912年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图书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展望未来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研究型、数字化、开放文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美好前景。

图为庆典现场。记者 智斐 摄

  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部分知名大学图书馆馆长及图书馆方面的专家学者,清华大学相关院系、部处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庆典。

图为清华大学图书馆外景。记者 郭海军 摄

  百年馆庆期间,还举行了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清华——康奈尔未来图书馆国际研讨会:21世纪大学图书馆文化传承与创新”、“译林双璧耀清华——许渊冲、文洁若先生赠书暨座谈会”、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物古籍展、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石刻文物展、“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纪念展、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图书馆老馆大库开放日等系列活动。

  附 清华大学图书馆简介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

  1912年清华学堂改建为清华学校,正式建立了小规模的图书室,称清华学校图书室。

  1919年3月图书室独立馆舍(现老馆东部)落成,建筑面积2114平方米,迁入新馆舍的同时,更名为清华学校图书馆。

  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图书经费骤增,馆藏逐年大量增加,馆舍不敷使用,乃于1930年3月开工扩建馆舍(即今老馆之中部和西部),于1931年11月竣工,馆舍面积增至7700平方米,可容书30万册,阅览座位700余席。大学成立后,建立了图书馆委员会作为学校的常设委员会之一。同时,各院、系也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图书室。

  1935年10月至1936年9月,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教授任图书馆委员会主席兼代图书馆主任。至抗战前夕,馆藏书刊已极为丰富,计36万余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南迁。

  1938年4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建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图书馆运抵昆明书刊23000余册。在运抵过程中,暂存重庆北碚的1万余册图书遭日军轰炸,损失惨重,仅烬余3千余册。

  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迁回北京清华园。1946年复校时,图书馆已面目全非。抗战期间,日军以图书馆为外科病房,书库为手术室及药库。这期间馆藏损失达17万5千余册。到解放前夕,馆藏仅有41万余册。

  1948年12月15日,随着清华大学的解放,图书馆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52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清华大学由一所综合性大学调整为多科性工业大学,所有文、理科及一部分工程技术院系被调整到其他院校,相关图书资料也被调拨出去,至1958年共向外校调拨图书18万余册。但所幸的是馆藏的30万册珍贵古籍善本及甲骨文、青铜器等一批珍贵文物,在时任校长的蒋南翔指示下被保留了下来。为适应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程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图书馆对馆藏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重点采集工科类图书。同时积极采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以及进步文艺作品。1966年馆藏已发展到135万余册。

  十年“文革”中,图书经费大大压缩,许多珍贵书刊停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万幸的是,由于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尽力保护,使既有馆藏没有受到大的损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迅速发展。清华大学自7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学科调整,逐渐恢复理科、文科等院系,重新扩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随着学校学科布局的调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馆藏的种类和数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至1990年已达250万册(件)。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清华大学图书馆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1991年9月,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的新馆落成,后被命名为"逸夫馆"。逸夫馆建成后,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27820平方米,阅览座位2500余席。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逐步建立起比较先进、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先后引进了ILIS、INNOPAC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提供馆藏中外文图书和期刊目录的公共查询、馆内业务工作如采购、编目、期刊管理以及流通等业务均在INNOPAC管理下进行;还建立了光盘网络查询系统,通过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文献信息检索服务。自1998年以来,图书馆在继续增加印刷型馆藏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资源,已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和报纸合订本、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文档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至2011年底,实体馆藏总量约有419.7万册(件),文摘索引类二次文献已基本覆盖学校现有学科,中、外文学术性全文电子期刊逾65,000种。

  目前,校图书馆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13个,设置阅览座位1570余个,每周开放时间105小时,实行开放式借阅一体化服务,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图书馆为学校校园网的三个核心交换结点之一,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普通阅览室配备了大量的网络端口和计算机终端,无线网覆盖全馆。读者在这里可以很方便地查询馆藏信息、使用各类专业数据库等。图书馆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学校师生可以在校园网上的任意客户端自由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或自行预约和续借图书。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开设了多种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为学校师生提供各种电子资源和其他类型的培训。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密切与各院系的联系,针对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主动开展服务工作。设立信息服务中心,承办课题查新、论文咨询、代检代查等服务。师生还可以通过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从国内、外图书馆获得本馆没有的信息资源。

  自1999年以来,学校又相继建立了人文图书馆、经管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美术图书馆、医学图书馆等专业图书馆。这些分馆的馆藏均实现了与学校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对接,在统一的平台上为读者提供服务。近年来,图书馆还开展了多项数字图书馆课题研究。2011年百年校庆期间,新建成的人文社科图书馆落成并顺利开馆。

  清华图书馆留下了很多名人足迹。杨绛在《我爱清华图书馆》里深情地写到:“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但最爱的是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

  曹禺先生在清华图书馆创作了处女作多幕剧《雷雨》,他的座位和桌子今天依然在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

  季羡林在《温馨的回忆》的文章中写到:“一想到清华图书馆,一股温馨的暖流便立即油然涌上心头……我永远不会忘记清华图书馆。”


转载自: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2/20121105203846929832226/20121105203846929832226_.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