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修复人员正在认真对古籍进行修复
近日,记者从省图书馆获悉,为了配合国家珍贵古籍数字化项目,加强对我省古籍的原生性保护修复,省图在新进古籍专业修复人员、扩大修复场地、购置修复设备的同时,近日,又特地聘请有着20多年古籍修复工作经验的原南京图书馆副研究员周苏阳老师,指导该馆的古籍修复和保护工作。市民有望早日和珍贵古籍“零距离”,此次需要技术处理的珍贵古籍《泾川水东翟氏宗谱》中涉及到的翟金生,更是一名非凡人物,因为是他证明“活字印刷源于中国”。
我省259部古籍入选“珍贵古籍名录”
古籍是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安徽目前总共有100多万册,其中省图就藏有34.8万册,占全省藏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据安徽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石梅介绍,因为时隔久远,很多古籍出现老化、酸化而发黄、发脆,不少古籍都需要及时修复。但因为我省古籍修复人员缺乏,2008年初,省图开始着手培训专业的修复人员,当年夏天便着手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古籍进行抢救性修复。但因古籍修复程序多、功夫细,到目前,他们修复好的古籍只有近四百册。
石主任告诉记者,自2008年国家开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以来,安徽已经有259部古籍入选,其中省图入选了121部,几占一半。这些古籍大都保存完好,但为了便于古籍数字化处理中的拍摄和扫描,部分古籍需要事先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
安徽老乡证实活字印刷源于中国
据介绍,需要进行技术处理的古籍有5部,共6册,其中《泾川水东翟氏宗谱》和《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最受瞩目。 “这两套古籍都是入选我国珍贵古籍名录的,非常珍贵。 ”石主任说,《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上面记录的是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上榜人员的名单资料。上面不仅有姓名,还有地址,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历史史料。《泾川水东翟氏宗谱》看似一本普通的家谱,但因为它采用的是泥版活字印刷,全国都没有几部,大大提升了它的珍贵程度,谱中提到的人物翟金生,可是一名非凡人物,因为是他证明了活字印刷源于中国。
石主任说,翟金生读沈括《梦溪笔谈》后,萌生效法铸活字版印书之念,认为“一次铸字,凡书可印,裨益世人”,于是率四子“调泥埏填,磨制成章”,竭30年之精力,制成坚硬如骨的五种规格胶泥活字10万余个。道光二十四年,与子孙合作排印自著《泥版试印初编》。该文献的详实记载,对史实做了极好的印证和说明。泾县翟氏研创泥活字一套,先后印制5部著作,其中的《泥版试印初编》、《仙屏书屋初集》和《泾川水东翟氏宗谱》等3部珍贵古籍在省图都有收藏。
记者走进省图的古籍修复中心,清洗池、纸张分析仪及各种古籍修复工具一应俱全。和臧春华一样毕业于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的两名修复人员王佳楠和耿宁正在认真对古籍进行修复。涂浆、贴纸、细心剔除,一举一动都娴熟而细致。臧春华说,经常为了给一个古籍配备合适的纸张,要到全国各地进行纸张搜罗。(记者王素英)
转载自:http://collection.sina.com.cn/gjsb/20130412/17141103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