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宝藏,能否“芝麻开门”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3/6/3 19:21:54  浏览次数:3464次
分享到:

    最新统计显示,国内高校图书馆总藏书量超过6亿册,几乎与公共图书馆藏量比肩,其中珍贵古籍藏量更丰,这部分“宝藏”,可否向社会打开大门?昨天举行的全国高校图书工作相关会议上,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发出倡议,希望进一步加强古文献共享,从校际扩展到社会,让珍本、孤本为更多有需要的读者闪耀光华。

校外研究者需求量大

    “高等院校图书馆除了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提供服务外,还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社会公众、校外研究人员对古籍的需求量很大。”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说。相对于公共图书馆多而全的特点,高校图书资源更具有专业性。其中的古籍珍藏,更被研究者、业余爱好者及学生视为珍宝。仅北大、复旦两所大学就拥有约190万册的馆藏。

    早在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确:“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

    令人遗憾的是,如此丰富的文献资源与社会公众相距甚远。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较为封闭,即使如北大、复旦等也设置了一定门槛。如在北大,若要入馆查阅书刊,需凭借身份证办理临时阅览证,有效期仅1天,收取工本费3元。“收费是希望有所限制。”朱强说,很多人来北大图书馆是为了参观,他们希望将资源留给更多有需要的读者。与北大不同的是,复旦大学图书馆免费面向社会公众,但也需开具单位介绍信。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与会专家认为,降低大众读者对古籍的阅读门槛,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弘扬,高校作为国家文化高地责无旁贷。

利用,还是保护?

    “世界上一些大图书馆收藏的手稿、古籍都可以看、可以流通。”葛剑雄说。据了解,国外相当一部分高校早已对社会公众敞开图书馆大门。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采用全部开架的服务方式,综合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院系研究中心资料室等均对社会读者完全开放。

    在国内,阻碍高校图书馆资源特别是古籍资源开放的原因,主要在于许多管理人员的纠结:若是利用多了外借多了,可能造成保护不力;可若保护过度,也限制了利用,书籍珍本该如何发挥其最大价值?对此,葛剑雄认为亟需破除“古籍只有不让看,不让复制,价值才高”等错误观念。“现在我们说中国梦,要做文化大国。越是让人家知道,越是让读者使用,读者对书籍的价值越是尊重。越是传播流通,古籍的价值越高。”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不足、馆舍老旧等长期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社会公众开放。如今,一些高校向社会提供古籍文献影印本或微缩胶卷,但相较馆藏,比例很小。一位高校图书馆负责人坦言,资金不足是最大的原因。

数字化能否破题?

    “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可以更好促进古文献等资源共享。”朱强说。数字化技术对古文献的高还原性,可以令其原本在恒温恒湿的物理条件下妥善保存,而同时绝大多数有需要的读者可以更为便捷、大胆地利用。

    据了解,数字化工作已经在各高校陆续着手展开,复旦大学图书馆安排专人每天扫描处理几百页珍贵的抄本文献。“我们想先把基础工作做好。”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光辉表示,希望各地图书馆可以先把特色馆藏数字化处理,避免重复性工作,未来可以资源共享。北京大学则另辟蹊径,通过与出版社的合作出版完成文献数字化处理。

    “我们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动资源共享。从兄弟高校间,扩大到社会。我们要通过服务,使古籍发挥更大的作用。”葛剑雄说,“图书馆最重要的是服务声誉,是服务水平,是其对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对人类的贡献,这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

转载自: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3-05/25/content_1031205.htm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