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学术搜索推出引文分析服务,三个简单步骤即可给出一份作者的引用档案(Citation Profile)。以自己做小白鼠,试用了一下。基本结论是,除了数据来源有待开拓,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细节贴心。
数据来源问题,一是作者文献是否收录完整,二是引用来源是否权威,其实对引文分析来说是致命的。后者比较容易解决,如果需要,对引用来源做一个分级,对擅长数据处理的Google来说不是难事。比较困难的是前者,此服务推出,或许会进一步阻碍有类似服务的数据库供应商向其提供信息。比如目前中文来源看到有万方、维普、CNKI和其他零散来源,CNKI会不会担心影响自己的引文数据库?现在来看,与直接在来源数据库搜索的篇数比对,至少维普和CNKI的信息是不完整的。
———-三步操作———-
注册入口
1、建档
提供4项基本信息:姓名、单位、认证邮箱、兴趣领域。
单位和兴趣领域对自动筛选同名作者至关重要。单位邮箱是认证用的,如引文分析报告选择公开,会有认证标识。
2、文章
根据第1步提供的基本信息,自动出现检索结果,可以浏览后直接加入(add)。从我的结果看,没有错误。
由于我建档时提供的是英文信息,检出篇数太少(英文题名)。这时在检索框中改用中文姓名检索,检出较多篇数(中文题名)。结果同样没有错误,全部加入。
在检索结果集中,会出现合作者。由于自己名下会检出自己非第一作者的文章,所以通常不需要在合作者中做筛选。
3、更新
选择自动更新还是邮件告知,应该主要针对公开自己引文分析报告的人。
这一步实际上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直接点击去看建成的档案就行了。
在建成的档案页面,可以选择公开自己的档案(先预览──这是必须的)。
以后大概会流行在个人信息(如个人网站、社交网络等)中加入Google学术引用档案了。
———-Google学术引用档案样本———-
Google员工:Anurag Acharya
§ 右侧栏列出合作者:有助了解其学术合作伙伴(建档者可以选择删除某人,这个比较贴心)
§ 除了显眼的引文年代分布图外,引文指数包括所有年代和近5年的两组引文数据:
被引量、h指数、i10指数
根据说明,i10指数指被引至少10次的文献数。
§ 文献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列表提供基本书目信息、被引次数及年代。
☆ 点击题名可看详细信息(以他的第一篇文章为例),包括:
1、书目信息
题名可链接到信息来源(一般是某个订购数据库),如果有可直接下载的其他来源(如PDF文件),会在右侧给出链接
2、引文信息:引文年代分面图
下面的“学术文章”同样是链接到信息来源
☆ 点击被引次数,列出所有引用文献──链接到Google学术界面,同样列表右侧会有可直接下载来源(如PDF文件)
———-质量控制(Action)———-
除了三个步骤自动生成引用档案,Google也充分利用人个参与(Action),对档案手工强化。
可执行的操作有:
1、增加
如果之前步骤2没有完成,此时可重新检索后增加。
不能自己添加条目──对Google来说,搜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
2、合并
比如以不同语种显示的同一篇。我用英文搜到的是CNKI的英文版,比较奇怪的是同一篇文章的中英文版引用次数不同。
3、删除
比如加入了非自己的文章
4、编辑
点击文章篇名后,可选择“编辑”,修改书目信息,似乎期刊页码错误较多(不改也无大碍吧)。如果合并错了,可在此拆分。
在此界面可以看到:
被引文献包括:文章、图书、学位论文、专利、其他
引用来源包括:期刊/会议录/图书
5、导出
格式:BibTex,EndNote,RefMan
这个功能不属于质量控制,但很贴心,也是鼓励个人参与的必备功能吧。只是支持的格式尚待增加。
—
via 谷奥:学术搜索的 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引文分析服务开放注册 (2011年11月17日)
转发自:http://catwizard.net/posts/20111119102048.html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