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的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1/11/11 17:19:19  浏览次数:4251次
分享到: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网络环境下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字:互联网 馆际协作 资源共享 网络

    Discussion on the Cooperation among Libraries

  and Sources Share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Wuxi Library Xu Guan Shen)

  [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r condition and problems about the cooperation among libraries and sources share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the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operation among libraries and sources share, finally, presents some comments.

  [Keywords] Internet Cooperation among libraries Sources share Network Environment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进入网络化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使图书馆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不再把图书馆视作获取信息资源的第一选择,取而代之的则是网络。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从而使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突破其地域限制,真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探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馆际协作和资源共享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馆际协作是指馆与馆之间的协调与协作,包括馆际联采、联编和联合服务(如互阅、互询、互检、互借、互复、互知、互助等)。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相互共知、共享各自的各类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资源共享是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与水平的必然产物,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资源共享、设备资源共享和人力资源共享。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各学科领域中不断涌现出大量的书刊,文献和电子资料。这些决定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高度理想化地对各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

  一、网络环境下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整体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

  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实施得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如国图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联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高校图书馆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1S )”及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图书情报网络(APTLIN )”等,都已实施了联机公共检索服务、联机联合编目和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调采购等。上海图书馆采用了专线连接各区馆,全面实现了上海地区的文献异地借还业务,这种中心馆与分馆的关系也极大体现出了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种种优点,体现出了图书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但是很多地区在这方面仍还处于摸索阶段,有的办公自动化才刚刚起步,资源和技术都相当匮乏。地区之间极大的差异限制了大范围的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实现。

  2.图书馆管理体制滞后,对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滞后制约着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进一步发展。管理体制是图书馆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起着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的作用。网络环境孕育了崭新的管理观念,并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但是从我国目前图书情报系统的状况来看,仍处在无章可循的状态,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纵向管理体制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进程。馆与馆之间自我封闭,不求合作,只愿共享而不愿共建。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成为空口号,迟迟开展不起来。

  3.文献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尚不统一。

  文献工作标准化是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先决条件。各个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不尽相同,有南京汇文的Libsys2000、北京丹诚的Dt1000、深图朗思的ILAS等等。各图书馆对文献的分类、著录、标引、检索和计算机网络规划等方面,往往只考虑从本馆的需求出发,只满足于自建自用的应用要求,没有统一的规范及统一的技术标准,缺乏统一的馆际互借、联机编目、联合采购等功能,从而使馆际协作、资源共享受到限制。

  4.资金投入较少、网络技术落后、馆员专业技能匮乏。

  各地图书馆在网络建设方面发展不平衡,相当多的区县馆处于滞后状态,有些图书馆甚至还处于手工操作的管理模式。这些深入读者群之中的图书馆普遍存在资金投入较少、网络技术落后、馆员专业技能匮乏等问题。有些基层图书馆逐步加强了办公自动化的投入,但因为其应用管理软件各式各样,集成管理系统缺乏标准化,如在多平台技术方面,多数未采用C/S技术,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不支持字符终端;在网络功能上,多数未采用Z39.50协议、Hyperlink技术,导致资源不能共建共享。同时,馆员素质整体不高,大部分馆员对传统形式的图书馆工作熟悉,却不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擅长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不是很多,从而对资源共建与共享形成阻碍。

  除此之外,网络环境下制约图书馆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因素还有诸多例如网络信息的安全与否、正当的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部分信息霸权主义能否消除、紧缺的图书馆经费能否得以保障等。

  二、加强馆际协作、实行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通过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协调、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既能满足社会对文献资源的需要,又能解决知识信息的剧增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还能满足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服务保障。

  1.加强馆际协作、实行资源共享是满足文献资源“全”的有效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迅速增值,文献出版数量剧增,面对众多的文献信息,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力收齐藏全。而且书刊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图书馆购书经费的短缺、同类型文献信息资源低水平重复购置,导致文献资源入藏量、质量以及利用率都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协调引进和分工收藏的基础上,加强馆际协作,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2.加强馆际协作、实行资源共享是发展图书馆事业“新”的必经之路。

  新世纪图书馆事业正在向着整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就包含馆际协作与资源共建共享内容。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要求网络中的成员馆应拥有相互的文献资源,这就需要通过馆际协作、加强资源共享,来进行文献资源合作采购与交换,编制馆藏资源联合目录,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联合服务。

  3.加强馆际协作、实行资源共享是满足读者信息服务“广”的迫切需求。

  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及内容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迫切需要的是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用户的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很显然不是单独一个图书馆所能够满足的。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还反映在要求所需信息电子化和网络化,这就需要多个图书馆协作以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迅速实现网络化服务的工作,以满足读者信息服务的多种需要。

  三、加强馆际协作、实行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法与途径

  1.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行业参与和协作的系统工作,为了协调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和职责,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通过强化横向协调,加强区域性图书协作组织,建立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进行指导、调节、规范工作,以促进文献资源共享。明确各成员馆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运行模式和总体布局。确保广大成员馆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及时、平等、公平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带来的益处。

  2.普及新技术,加强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建设。

  当今,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将向网络和虚拟图书馆并存转移,用户要求的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包括跨地域)、任何时候自由地咨询、搜索。这就迫切需要各图书馆积极普及使用缩微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新技术,引进现代技术设备及专业人才。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加强图书馆局域网、广域网及Internet网的建设,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先在局域网内、后在城域网内、广域网内共建共享,直至通过Internet网参与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

  3.建立数据中心,实现联采、联编。

  有实力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成立数据中心,在充分调研整个地区各图书馆文献资源数量、结构、分布、重复率、使用率、满足需求等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联合采购计划,执行联采。并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成员馆人力、设备资源进行联合编目。使各成员馆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

  4..加强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

  共建与共享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对信息数据库的有效利用必须建立在各馆的馆藏数据库能相互交换和利用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制订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以供在实现数据互联的基础上使各数据库间资源共享。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可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建立特色文献信息数据库,从地方经济特产、旅游资源、文化名人、地方综合实力、地方概况等方面考虑,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读者需求情况建立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高校、研究院所、各专业系统图书馆亦可根据学科设置、专业特色、本系统要求等建立学科数据库、专业研究数据库。如我馆已经建立的地方法规条例、三钱、无锡地方文献、信息简报题录、健康生活信息、家庭装潢装饰指南、徐霞客研究古今集成等数据库。特色数据库极大的丰富了我馆网站的内容,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延伸到了网络,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5.通过各类途径,实行联合服务。

  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行联合服务,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服务。通过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网络化信息、检索、电子公告、联机查询、对读者开展网络化服务。我馆网站经过最新改版,光咨询栏目就有虚拟馆员、公益法律咨询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三个,连同上海图书馆的联合知识导航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其余类似新书建购、网上答题等互动栏目更是推陈出新,充分挖掘出了网络服务的潜力。

  6.加强经费投入,确保资源共建共享的正常运行。

  经费投入是资源共建共享的物质保障,许多图书馆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建立协作网络、编制联合目录、开发情报资源等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各图书馆只有在努力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大量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向读者、社会提供更多信息服务,通过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进而开展更多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7.提高馆员及读者的素质。

  实行资源共建共享,必须要有优秀的专业人材保障。图书馆要对普通馆员进行高级技能培训,普及深层次的继续教育,使其不仅只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还要能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促进其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发展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图书馆专业馆员应结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系统软件的学习、研究、开发、设计和制作,更好地实施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要提高读者的素质,辅导教育读者正确使用检索语言,掌握检索方法,传授检索技巧,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共享的优势得以体现。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必须利用网络的条件及优势,加强馆际协作,走联合之路。联合起来,资源共建,以最小的投资建设最佳的馆藏。联合起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最大化地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焕文,潘燕桃主编.信息资源共享.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王颖.数字化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郭彦新.我国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对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

  4.王勇.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中的多网合作模式.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

转载自:http://dangjian.ccnt.com.cn/whjs.php?col=441&file=16084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