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鹏 郑建明 /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南京 210093
摘要:微观层面上,数字图书馆建设包括单个图书馆或图书馆联盟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商业性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支撑硬件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宏观层面涉及国家层面数字图书馆的统一管理。将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并通过数字图书馆建制实现专门机构管理,运用信息政策、经济和行政手段,建设的各方面因素才能有效整合。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事业
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1.09.002
1 背景
当前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具有一定成效,体现在微观层面为各建设主体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如文化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教育部“三C工程”(即CALIS、CADAL、CASHL) 、科技部“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工程、全军院校数字图书馆,以及各类地区性数字图书馆等。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这些数字图书馆建设隶属于原有的传统图书馆行业体系,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及专业图书馆等,其发展依然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状况。此外,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局限在图书馆范围,是多方共同合作和融合的产物,建设体制与模式涉及数字图书馆项目或工程建设、管理、运行与建设绩效等诸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建设的视角,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公共事业,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宏观层面,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包括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图书馆在内的多部门合作,需要采取国家层面统一协调机制下的建设与管理,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2 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图书馆
事实上,数字图书馆建设之初即是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环境下提出的,我们认为,如果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脱离此背景,将无法协调各方建设力量,也是各建设主体间合作不足的根本原因。
一般认为,美国是全球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的先驱,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应用项目,数字图书馆先导计划(DLI)是1994年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和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共同支持建设的,DLI的实施标志着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正式启动。到目前,随着参与研究的机构增多,研究的内容拓宽,覆盖的范围更广。
我国政府对数字图书馆建设非常重视,也给予了相应的资金支持,自2001年起由中央财政陆续投入建设数字图书馆项目,体现在我们在本文开始提及的各微观建设主体,这些国家级数字图书馆项目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为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提供支持。其中一些行业特征明显的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在推动行业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强行业性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王东艳在2001年就提到,“与美国相比,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宏观规划。各单位或个人数字图书馆研发和建设大多各自为政、相对分散,存在重复建设和投资问题。表现为研究项目之间交叉,经费投入不集中,缺乏行业、部门之间的合作等”[2]。至当前,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国家层面的统一建设,实现一个由通信网、计算机、信息资源、用户信息设备与人构成互联互通、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公用和专用的信息资源,可以传送音频、数据、图文、视像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同时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所需的不同应用和不同性能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包含的因素有各种提供信息服
务的设备、信息资源本身、应用软件、标准与编码、信息服务人员等。
全文下载:upload/信息基础设施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pdf
转载自:http://www.dlf.net.cn/newsshow2.asp?ArticleID=1811&bigclassname=%B1%BE%C6%DA%BB%B0%CC%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