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冬梅 /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军事信息管理系上海 200433
邱君瑞 / 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433
摘要:文章从数字科研环境出发界定个人科研信息空间,通过分析现有个人信息空间的功能形态等,从宏观上阐述个人科研信息空间的构建模式、具体的目标和功能框架定位(资源定位、平台定位、功能定位)。
关键词:个人科研信息空间,个人信息空间,构建模式、功能框架
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2.06.002
1 引言
随着科研环境的数字化,信息获取物理障碍迅速消失,学术科研人员的学术信息圈扩展到了整个网络空间。一方面,面对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丰富与繁杂,学术科研人员迫切需要依托一个集成的学术信息服务核心支撑环境来构建其个人科研信息环境;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跨机构、跨学科合作已经成为科研创新的重要模式,学术科研人员之间的交互协作需求明显。这就势必要求个人科研信息空间必须依附于某个核心科研信息和服务支撑环境,同时又必须突破该环境,实现基于开放网络环境的科研交流和合作。
Web 2.0一切以“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技术正创造着以开放和聚合为特征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模式,为构建个人科研信息空间创造了条件。
2 个人科研信息空间及其参考模式
2.1 个人科研信息空间
个人科研信息空间是特指面向学术科研人群的、服务于科研活动的一类个性化信息活动环境。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学术科研人员需要利用一定的信息资源和科研工具,通过相应的研究活动,对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发现、信息组织和管理、信息交流、信息创造。如果将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对象(包括过程、行为和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看成一个科研空间,那么其中与研究活动有关的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科研相关工具(用于信息组织和管理、交流、创新)的有机集成则可看成是一个科研信息空间。
根据本课题对学术科研人员科研信息行为的调研与分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导致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术科研人员科研信息行为和科研信息需求的学科化、个体化差异。因此,任何一位学术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都是在一个适合其学科领域研究特点以及适应其科研信息行为和科研信息需求特点的个性化科研信息环境的支撑下进行的,这一科研信息环境具有显著的学科化、个体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