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为本 多元化发展现代高校图书馆—访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椿
发布人:编辑 发布时间:2013/1/20 17:24:18  浏览次数:4095次
分享到:

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馆于20115月开始试运行,当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一座新建成的图书馆,它的硬件设施条件达到了当今国内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独特的设计布局并非只是外在的先进,而是处处与图书馆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在师生满意,业界一流的发展目标指引下,人大图书馆提出了特色人图、数字人图、专家人图的发展理念,并步步努力践行。在新年伊始之际,让我们跟随人大图书馆馆长刘大椿,一起领略这座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新气象。

20115月试运行至今不到两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人图” )新馆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功能定位,迅速成为该校师生争相前往的精神殿堂,并吸引了国内外同行不断前来学习、交流。到底是什么让人图如此独具魅力呢?馆长刘大椿与记者畅谈了他的办馆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椿

可以说,现在的人图新馆无论从建筑外观、设备设施,还是系统技术,乃至家具配置,都属于国内一流水平。当初在新馆设计建造之前和之间,他们认真考察国内外多座著名图书馆,吸收借鉴它们的先进经验,并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是为了建设一座真正满足师生需要、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现代高校图书馆。刘大椿馆长说:新馆建成后,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观、设施和技术上,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人图新的办馆理念,促进了馆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让人图真正成为师生满意的图书馆。

多元空间迎接挑战

一座图书馆的布局和设施总是和它所提供的服务相辅相成,传统图书馆相对单一的工作模式和环境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人图新馆从建设之初,就在考虑如何适应新的历史环境变化。

人图现有两座馆舍,总建筑面积5.6万多平方米,藏书总量350万册,各种数据库300多种,馆员170余人。新馆于201111月正式投入使用,是集藏书、阅览、展览、研究、办公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总藏书量为200万册,在功能布局上体现了厚重、开放、谨严、方便的办馆风格。

刘大椿馆长说: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的设计布局也要多元化。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人图正朝着多元空间、多元服务的方向发展,除了提供基本的图书借还、纸本和数字资源整合等服务,还要为广大师生创设一个学习研讨的环境,我们正在努力将人图打造成三位一体的多元空间,即信息资源空间、学习研究空间和文化艺术交流空间。

具体来说,信息资源空间就是针对人大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师生提供多种载体形式、多个学科内容的完整齐备的一站式资源获取和共享空间。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存储和使用空间,要让读者在这里十分便捷地获取各种资源,本馆有的可以直接使用,没有的可以通过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其他方式获得。

学习研究空间是为了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人图新馆设置了多个学习室、研讨室、视听室等独立的研修空间,本校师生可通过网络平台预约免费使用。这里设备齐全先进,有网络、电视,也有图书馆资源,所以很多教师会带领自己的课题组在这里开展研讨活动。

文化艺术交流空间是为了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欣赏水平,图书馆四层设有人图艺术馆,这里会定期举办一些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展。三层的多功能厅和精品视听室,每周都会免费播放影视作品及网络讲座,还会举办艺术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曾请到台湾著名音乐评论人讲授古典音乐赏析。记者采访时恰好在四层碰上工作人员准备悬挂刻有人图艺术馆五个大字的牌匾,金底黑字,暗红木框,大气典雅,刘馆长还被叫去定夺如何悬挂。

多元空间的概念体现了人图新馆建成后,硬件和软件的全面提升。读者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借阅资料,学习研讨,还能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熏陶,自然会喜欢走进图书馆。多元空间的构建有助于实现多元服务,刘大椿馆长认为这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新理念贯穿各环节

2009年,人图提出了特色人图、数字人图、专家人图的发展理念,新馆建成后,这些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落实,刘大椿馆长正带领着他的团队赋予人图更丰富的内涵。

特色人图的建设彰显了人大的学术特色和学术积淀,也丰富了人图馆藏资源的内涵,古籍特藏人大文库是其中两项重要内容。人图拥有线装古籍(1911年以前)40余万册,其中清代以前的善本2 000多种,还有民国时期(1911年至1949)出版物10余万册和1万多册解放区、根据地出版的图书,古籍特藏部也因此成为很多领导、专家到馆的必去之处。人大文库为馆藏资源建设开辟了新的方向,成为展现人民大学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刘大椿馆长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校友中,有很多人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占有重要地位,收集他们的著作并开辟专门空间进行展示,不仅是对人大图书馆特色的最好诠释,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学术成就的舞台。为此,20103月,人图组建了一个特别部门文库工作部,以加强此项工作。目前,人大文库的入藏著作已从最初的不到1万册增加到9万册,其中图书4万册,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5万册,当下正在着手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也纳入其中。

专家人图的概念贯穿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其实质就是让图书馆成为资源丰富且可方便获取的读者手边的资源专家。从广义上讲,在人图新馆一层有2 000多种中文、600多种外文报刊,二层是图书流通借阅部,有自助借还设备,三层有完全开放的多媒体部和库本,如此丰富优质的资源和先进的设施很自然地让读者感受到置身于信息的海洋里与身边的资源专家在交流,十分方便、惬意。而从狭义上讲,专家人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依靠学科专家进行资源建设,人图邀请了20多位关心图书馆建设的本校院系的院长、系主任、教授及海外学者,参与到资源的采购建设中来。二是推进学科馆员制度,图书馆组建了6个工作小组,其中5个小组分别针对学校的人文学部、社会学部、经济学部、法政学部、理工学部等5个学部而设置,还有1个机关行政小组是专门为行政部门服务的。每个小组有35名学科馆员,他们会经常走进自己所负责部门的院系和单位,与专家及课题组联络,对资源的应用进行引导和培训,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有的甚至直接参与课题的研究。

数字人图是当下的建设重点,也是新的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人图数字资源的购买经费逐年增长,已从2001年的56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1 100万元。图书馆现有中外文数据库300多个,其中电子期刊4.3万余种,电子图书140万种,覆盖了学校具有的全部学科。一位从英国留学归来的教师说,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人图和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相比差距并不大,他在国外经常使用的数据库,在这里全都可以看到。刘大椿馆长特别强调,在数字资源建设中有两个问题不能忽视,一是与纸本资源的配比,对于理工类学科而言,由于知识更新发展较快,数字资源显得更重要,但有些基础性、综合性学科的资源,还是纸本形式更合适。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许多读者比较青睐纸本文献。这类研究比较侧重于理念和思想创新,需要对照、斟酌和分析,往往需要同时看很多著作,这时若有五六本书摆在面前,显然比到屏幕上一页页去翻更加惬意。二是对数字资源的性价比进行统计分析,数字资源虽然重要,但也不可能全部都买,要看看哪些是必需的、好用的,哪些是少用的、一般化的,通过调研把性价比真正搞清楚。此外,图书馆还应为读者提供一个检索资源的统一平台,以减少他们查找的时间。

凸显三性支撑教科研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撑,多元空间的设置和新理念的建立,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特别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这样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里,人图更应当切实遵循三性原则,肩负重任。

刘大椿馆长说:要想成为教学和科研的支撑,图书馆在馆藏和服务上必须要具备基础性、国际性和多样性。

基础性是指馆藏建设在基础上要齐全。人图馆藏以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为主,文理兼顾,纸本和数字资源协调并重。中国人民大学拥有文科类的一级学科20多个,二级学科100多个,基本涵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所有学科,与此相适应,人图在人文社科方面的信息资源配备也要比较齐全,古籍、近现代文献都要有,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学科,不能缺少那些基础性的重点资料。近年来学校又开设了物理、化学、环境和信息技术等精干的理工科专业,对此图书馆也重点配备了数字资源和外文纸本文献。有些资源虽然可以根据读者的多少来决定是否购买,但也要分情况,如果是有关某些学科的基础性、经典性的资源,即使用的人较少也要购买。比如各种统计类数据库,人大许多专业都可能会用到,那就要考虑购买。

国际性是指图书馆的文化交流责任要扩展。这种交流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是引进先进的世界文化资源,人图的外文资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二是人员的往来,人图新馆自建成以来,已派出近20人次到境外著名图书馆访学,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国际著名图书馆的学者前来访问,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长。这些交流让人图能够放眼世界,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世界一流的追求、务实进取的精神,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之路。

多样性就是前面提到的为读者提供多元空间和多元服务,这已经成为新人图的重要特色。

心脏应该回归学术

虽然国外学者有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之说,但是在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似乎并没有这么高,往往处于说起来很重要、实际上并不十分受重视的地位,而人图正在以学术为本的思想逐步奠定其在师生中的位置。

刘大椿馆长说:我们常说,图书馆办得好不好,其实首先要看校长,而不是看馆长。因为有些重要问题并不是图书馆自身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学校,校长重视了,厉害了,可能事情就好办了。从大环境上来看,现在图书馆比过去更受重视了。但图书馆若要想发挥心脏的作用,至少应做到两点:一是回归学术,二是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

回归学术是指图书馆所有的理念和服务都要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游离于学术之外的图书馆无法成为大学的心脏。例如,人图的多功能厅和精品视听室,其中的设备、设施非常先进,但它们的主要功能却和剧场不一样,在这里定期播放的影片和举办的视听讲座,都是有规划、成系列、围绕师生的学习和研究开展的,目的是创设一种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同时,一些教授和专家也会在这里举办学术鉴赏会,让一流的设备服务于一流的学术。将图书馆的研习空间和馆藏资源相结合,为学术研究提供优质环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独特功能。

所谓精神家园,就是创造一种读者喜欢的氛围,将图书馆打造成神圣的精神殿堂。这一方面体现在外观上,比如人图新馆内悬挂了多幅人物油画,他们都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发明家。四层坐北朝南还立有一方精心设计的大型浮雕。这样处处散发着人文精神的设计布置,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独特而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图书馆要想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还要能为读者提供高端服务,比如学科服务、多元化的资源服务等。一般性的服务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而高端服务则体现了图书馆的内功,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服务主体,它们只有靠人、靠我们的学科馆员才能完成。

做好馆长的秘诀

有人说图书馆馆长听上去是个官儿,其实在学校里没什么地位,但要做好并不容易。作为一名馆长,他要面对的不仅是读者,还有方方面面的人和事,需要有更多的智慧去处理。刘大椿馆长认为做好馆长的秘诀就是:有眼光,重行动,善学习。

刘大椿馆长说:作为一馆之长要对图书馆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但是高校图书馆的馆长离不开内外两方面的支持,在外需要学校方面的支持,在内需要图书馆领导班子的支持。我任馆长以来经历了前后两任校长,他们对图书馆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和支持,给人图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氛围。我手下有6名副馆长,大家每周召开一次办公会议,共同研究布置工作,各负其责,绩效显著。

除了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支持,刘大椿认为馆长自己一定要有眼光,要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动向,能够在变化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和取舍,看看哪些在自己这里是应该做或必须做的,哪些是目前做不到的,哪些是将来也不适合做的,这些概念形成之后需要逐渐变成全馆的理念,让大家知道哪些事情着急去做,哪些事情可以再等等。

不能光有眼光,还要能付诸行动。馆长应善于吸取大家好的思想和意见,支持他们去创新,并且设法将好的想法转变成可执行的做法,否则只是空想、空谈,很难让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眼光和行动都离不开学习。刘大椿馆长说,图书馆长中一般有两类人,一类是图书馆学的专业人士,另一类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于前者来说,重要的是能够跳出自己的专业去研习整个学科的发展动向,不要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具体业务;后者可能比较了解一般学术的发展,却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了解,馆长不光是专门领域的学者,还要熟悉图书馆的运行机制,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总之,不论是哪种出身,都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要不断学习,倾情投入。

除此之外,同行交流、同业互动也很重要。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北京高教学会图书馆工作研究会秘书处、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管理中心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北京中心均设在人图。刘大椿馆长说,这些联盟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联盟让同行之间有了交流互动,我们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我们在做什么也会告诉别人,大家彼此学习和交流,可以少走弯路,相互促进。人图每年都会接待上百人次的参观,这既是为大家服务,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敦促。

做好底层建设应对五大变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学术图书馆将会消亡的观点不断扩散,不少图书馆人对此也缺少了底气。刘大椿馆长说,只要有高校,就会有图书馆,它不会消亡,只是会面临许多变化。所以当前主要考虑的是变化问题,而不是消亡问题。

刘大椿馆长认为,对于建设一座好的图书馆的目标来说,当下中国许多高校图书馆才是刚刚脱贫的状态。人图原来的基础设施也较差,新馆建成后才有很大改观,但仍有许多底层建设工作要去做,如果现在就总想着消亡的问题,似乎有点儿庸人自扰。当然,不能不尽早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的格局和功能上。

一是出版格局的变化。目前数字出版才刚刚开始,还只是纸本出版的一种延伸,而未来的数字出版从审查制度、出版形式到作者权益保护等方面都会发生质的改变,将是一种极其不同于纸本出版的模式。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博客,虽然还不是正式出版形式,但它里面常显作者的最新观点,并且面对大量受众,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出版行为。未来博客将会如何出版、传播,很难预料,但肯定与现在有所不同,值得研究。

二是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传统阅读最重视经典阅读,现代阅读却是海量阅读,这种方式是碎片化的,时效性强,特别注重功利。现在写一篇论文,首先会上网查看大量相关文章,但不可能对每篇都完整地去看,最终能用上的部分其实很少,筛选起的作用极大。

三是存储方式的变化。以前书库和阅览分开是常态,现在则多为混在一起。今后将有更多种存储方式,有书库、数据库,以及多媒体、网络,光碟等,还有云服务,大量的资源其实并不在书库里。

四是传播手段的变化。以往知识的传播是单向的,图书馆有什么,读者就看什么,今后更倾向于互动式的,就像现在有许多读者都在和网络媒体进行互动一样,读者可以提出要求,经常与资源的构建者实行互动。

五是服务层面的变化。未来图书的概念会比今天更为扩张,已全然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而变成了一种符号。图书馆不只是图书存储和借阅的空间,像前面提到的要提供多元空间和多元服务,图书馆的格局和目标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去除两化的图书馆精神

大学要有大学精神,图书馆是大学学术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也应该有自己的问题和追求,在刘大椿馆长看来,其根本就是去功利化和去行政化。

刘大椿馆长说:图书馆既要以学术为本,又要以读者为本,否则自己的业务搞得再高端,读者都不可能满意,也不会有太大意义。而要想做到这两点,就要去除两化’—功利化和行政化。

先说去功利化。身处社会之中,个人和单位都不可能完全不讲功利,但如果做什么事情首先就考虑有没有好处,未必会真的带来好处。刘大椿馆长说,对人图新馆的研讨室等设施,他们开始也考虑过收费,但是收多少合适?收来的钱用来做什么?结论是,收费可能会带来一点经济效益,但对图书馆整体来说意义不大,也许还难以避免负面作用。所以,从大处着眼,还是完全免费更好。再比如对于开放获取的看法,目前由于涉及版权,可能这项工作推动起来会有一定问题。刘大椿馆长说,虽然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但作为图书馆,毫无疑问应该朝这个目标努力,即便做起来有困难,也不能以任何借口完全否定它。知识首先是公共品,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知识为全人类所共有,这是知识的第一原则。而像专利等知识产权,并不是知识的第一原则,而是为了保护知识的创造、为了促进更多知识的创造才提出的。如果某种做法并不能促进科技创造,仅仅服务于某种特定利益,就不能全力维护它。正如经济垄断会制约经济发展一样,知识垄断也会制约新的创造,它们都不是我们应倡导的。

再说去行政化。图书馆不能屈从于长官意志 要尽量少受外界的干扰和利诱。学校领导的意见当然要重视,但是如果有些决定实有违于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学术精神相抵触,那么图书馆就不能一味遵从,而要善于去沟通,尽量去争取改变,相信只要讲得有道理,一般还是会被接受的。对于上级的合理要求,则应该遵从。例如,学校要求图书馆延长周末开馆时间,图书馆虽有困难,即使加班、加人也坚决落实。再如,学生以前反映较多的占座问题,人图新馆现有2 200个座位,500多个沙发,目前得到较大的改善。现在虽然还没有抢座现象,但逐渐有点紧张的苗头。因此改造旧馆环境,新置七八百个座位的方案提了出来,以便适时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刘大椿馆长说,占座问题也是在发展变化的,目前来看,图书馆的座位很紧张,这是因为学校里没有其他更多、更完善的自修空间提供给学生,如果将来教室的环境更好了,都能无线上网了,读者就不会一股脑往图书馆挤了。其实,这也与我国高校的扩招有关,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大学图书馆无条件向社会开放,怎么办得到?

新年寄语

此次采访恰逢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刘大椿馆长特意写了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同时这也是对此次采访的最好总结。

图书馆是大学的精神家园。读一本好书便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图书馆使学子从一开始就占据了精神的制高点。作为维护个体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的手段之一,图书馆是一道精神的屏障,拉开了人与浮躁的功利世界的距离。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现在有些青年包括大学生不喜欢读书了。如何引领高校青年学子的阅读品位与人文素质的提升,如何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撑?这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新挑战。回归学术,多元化发展和服务,这就是积极的回应。

人物简介

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图书馆馆长,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科学技术哲学史(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环境思想: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范例研究:科学大师与创新方法》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创新方法、交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等。 (作者:叶梅 张鹏)


转载自:http://news.ruc.edu.cn/archives/45705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