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中国高校更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学科
人民网北京3月16日电 “世界上所有的一流大学不可能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但是之所以称作一流大学,就是因为它有一流学科。” 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近日在人民网访谈时作上述表示。
顾海良表示,当前,备受关注的高校综合改革正在推行,与此同时,许多高校还打出了进行“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而问题在于,对于中国来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不会很多,甚至只有少量学校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顾海良建议,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学科,中国的有些大学尽管进不了一流大学,但完全可能有一流学科,或者说朝着一流学科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双一流”有较大的普及性,但是所有的高校不能都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一流大学。
顾海良表示,所谓一流学科的含义, 一个是进行国际比较的科学研究、教学水平上的一流,另一个是除了科学研究和教学之外还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一流,也有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一流。这一意义上的“一流”,是中国高等学校中所缺乏的。
对于如何建设一流学科,顾海良建议,最关键的是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根据学校现有学科的情况,根据这个学科发展的前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这些结合在一起,找到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一流学科的切入点。
来源:凤凰教育
原文链接:http://edu.ifeng.com/a/20160317/41563911_0.s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