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安街头出现了外观像绿色集装箱的“智慧图书馆”,吸引不少市民驻足体验。“集装箱智慧图书馆”其实是西安图书馆的社区分馆,配有自助借还书机,读者凭借身份证便可入馆进行浏览和借阅。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即时获取想要的信息,使书籍阅读日趋边缘化。而西安街头出现的新式图书馆,再一次将公众视线拉回到传统阅读方式。
在西安街头出现的“集装箱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公共图书馆的延伸。为提高公民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正在不断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支持力度。
根据文化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率已达60%,基本实现公共图书馆全覆盖。除公共图书馆及其社区分馆以外,政府还在积极建立流动图书馆,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广数字图书馆工程。同时,一批以“荒岛图书馆”和“民间流动图书馆”为代表的公益性图书馆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图书馆呈现多样化发展。
国外图书馆各有千秋
其实,“集装箱式图书馆”并非我国首创,在印度尼西亚的巴都镇也有着它的存在。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在当地也是家喻户晓。为适应现今社会的需要,打造有品质的阅读环境,国外推出许多特色服务型图书馆,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法国:汽车图书馆
法国没有与我国对应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但设有省外借中心图书馆。省外借图书馆不设阅览室,不接待查阅。主要是利用“汽车图书馆”等方式,为设在乡村地区的服务网点输送图书。
同时,“汽车图书馆”还组织作家见面会、音乐会以及各种类型展览,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世界第一个音乐图书流动车也由此诞生。
此外,法国专门为年迈体弱、活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特色阅读服务。工作人员送书上门或者请他们在车上听音乐,进行网上浏览等,以多种形式满足老人的阅读需求。
新加坡:商场图书馆
新加坡为了让读者方便借阅图书,在社区购物中心设立了很多“商场图书馆”。人们在购物、消遣之余,都可以到图书馆寻找或者借阅感兴趣的书籍。
“商场图书馆”一般每天上午11时至晚上9时开放,双休日也不例外。这里收藏有华文、英文、马来文、淡米尔文四种文字的书籍,以及各种报纸和刊物,全部免费供读者阅读。
图书馆配有自动借、还书系统,用身份证即可完成借阅,省时省力。此外,图书馆还提供多媒体服务,设有多媒体电脑终端机,可以浏览网页或者观赏图书馆提供的节目内容。
美国:馆员走出图书馆
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为了加强图书馆与校内外的联系,完善服务功能,设立了“馆外主动服务图书馆员”。馆员走出图书馆,主动积极地为读者服务。
乔治华盛顿大学成立了由8名馆员组成的因特网特别小组,专门负责对学校教职工及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信息能力培训,以提高教职人员信息交流的质量和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识,更好满足读者需求。
来源:三秦网
原文链接:http://www.sanqin.com/2017/0502/294837.shtml